新華網廣西頻道6月16日電(記者 何豐倫)隨著我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材生產和出口大國,越來越多的石材生產國家隊中國石材戰略走向高度關注。業內人士認為,石材行業應該加快整合資源,與國際大型企業加強溝通聯系,規避石材大量出口時引發的潛在危機。 近年來,我國每年對西歐國家的石材出口增長幅度均超過24%,有時甚至達到30%;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增長幅度每年也超過30%;對中東阿聯酋、沙特、約旦等國的石材出口量每年增長速度也超過20%。2003年中國石材工業總產量超過1.9億千萬立方米,進口石材達到5.6億美元,出口石材13.4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20億美元,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材生產國。
去石材產業的拉動效應也十分明顯。近年來,我國僅花崗石出口一項就占世界石材年出口總量的15%,是世界最大的花崗石生產和出口大國。石材也因此連續第8年成為全國建材單一產品出口第一的產品。
中國石材產業的迅猛發展,令不少石材生產大國高度關注。2000年,西歐國際石材聯合會聯合了6個國家40多個企業,向歐盟委員會控訴中國傾銷石材產品,涉及金額4800多萬美元。在經歷一番艱苦應訴后,中國石材行業贏得了反傾銷爭端。但這一情況已經給迅速發展的中國石材行業敲響了警鐘。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文波透露,不久前,法國一些媒體刊登消息,認為中國石材在法國市場進行低價傾銷,造成法國石材行業3.5萬人失業;203年在德國紐倫堡展覽會、意大利維羅那傳統的石材展覽會,當地政府都遭到石材行業協會的壓力,要求政府不允許中國石材企業進入展覽會,試圖阻止中國石材進入歐洲。
張文波認為,這些做法表明,在中國石材強大的競爭壓力面前,以歐洲為代表的老牌石材生產國家及其行業協會,正在試圖通過聯合,以“反傾銷”為主要方式,壓制中國石材發展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歐洲等國家的行業協會高度關注中國石材產業發展的情況下,中國石材企業和石材協會應加快與世界相關產業協會的溝通交流。石材協會和大企業應利用包括外交訪問、展覽會在內的各種形式,與出口國政府、行業組織廣泛交流,盡量消除雙方在貿易逆差上的分歧,使包括歐洲在內的行業組織明白中國石材行業發展、競爭的深厚底蘊,努力營造“雙贏”可能性。必要時候可以考慮本著“利益共沾,共同發展”的原則,變全方位輸出石材為階段性出口石材,以緩解石材出口給對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