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記者在福建德化縣春秋陶瓷實業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新引進的一臺精密功能陶瓷熱壓鑄成型機正在進行生產調試,一次可成型16件制品,后續無需機械加工,修坯后可直接燒制成型,與以往一次...
日前,記者在福建德化縣春秋陶瓷實業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新引進的一臺精密功能陶瓷熱壓鑄成型機正在進行生產調試,一次可成型16件制品,后續無需機械加工,修坯后可直接燒制成型,與以往一次只能成型一個制品的單一模具相比,具有優質、高產、低耗等特點。

科技創新成內在驅動
近年來,受外需不振、通貨膨脹、銀根緊縮、勞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作為外向型經濟,德化縣陶瓷產業進入“內外交困”和“微利時代”。一些陶瓷企業負責人已認識到,如果企業仍舊固守傳統,不能立足長遠,尋求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就會在日新月異的陶瓷領域落后,而這就需要企業在各自的發展思路上做出創新。
就目前 德化縣陶瓷企業而言,已不再滿足于單純的陶瓷材質或者是器型方面的創新,企業經營思路和戰略上的變革創新也成為企業發展重要的內在驅動。
在陶瓷產品多元化發展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春秋陶瓷實業有限公司,也在逐步將企業的研發方向轉移到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的精密功能陶瓷上,公司把目光盯向了德化陶瓷業界仍無人觸及的 “精密陶瓷”配件,采用以廢瓷片為主要原料,改變當前以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硅等昂貴材料為主要原料的現狀,不僅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還可根據不同的用途調整配方,生產出合乎特殊要求的特種陶瓷產品,為德化陶瓷產業升級增添了新的“亮點”。
“在精密功能陶瓷生產中以陶瓷廢片為主要原料,公司自主研發的廢瓷片再生利用技術,使得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為我縣陶瓷產業的循環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并為環保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必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郭新端對公司的前景信心滿滿。
縱觀德化縣陶瓷產業的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最活躍要素,像春秋陶瓷這樣借助科技興瓷的企業越來越多,陶炭、光波能量瓷、微波介質陶瓷、中溫窯變釉陶瓷、特種陶瓷軸承、廢瓷回收再生陶瓷、信息功能陶瓷等新瓷種已紛紛滲透到傳統的陶瓷領域,只見科技在蔓延。長期以來,他們始終保持這種陶瓷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自身優勢的發揮,揚長避短,來提高陶瓷行業的整體素質,使得德化陶瓷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地位能夠得以保持。
政府引導促捷報頻傳
在今年的第十一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簡稱“6•18”)上,德化稀德利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的“LED多功能新型陶瓷散熱器”項目和福州大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也成功對接,該項目將投資4000萬元。據公司負責人林福文介紹,該產品具有絕緣、導熱、抗氧化、耐用、透光、亮麗外觀、可回收和重復使用等特點,使LED燈的節能和使用壽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降低了LED燈的生產成本,經濟實惠,市場應用更廣。
一直以來,我縣非常重視對科技項目的引導和管理,如何將國家的優惠政策真正落實到企業身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 德化縣領導多次到各相關企業深入調研、座談,聽取企業訴求,為企業解疑釋惑,幫助企業用好惠企政策,認真向企業反饋辦理情況。政府強化科技要素聚集對產業技術進步的引導推動作用,半年來共組織申報科技項目省級2個、市級26個,組織實施今年縣級第一批科技項目12個,帶動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創意創新、材料創新、裝飾創新及管理創新,以科技項目引領企業創新發展。據縣科技局介紹,2013年上半年,科技局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達140人次,累計完成產學研項目對接16個,總投資8950萬元,其中合同項目8個,總投資4900萬元;協議項目8個,總投資5050萬元。
下階段, 德化縣將繼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創意創新、材料創新及管理創新,圍繞新型功能陶瓷、特種陶瓷、介質陶瓷、家居陶瓷、旅游陶瓷等等新興產業需求,發揮泉州市高檔日用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用,完善陶瓷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繼續做好專利申請服務工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