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廣闊的豫東平原,出商丘西南50公里,就到了歷史悠久的柘城。柘城,這個在眾多人眼里的貧困縣、農業縣、落后縣,如今卻異軍突起,成了業界人士都知道的“金剛石微粉之鄉&rdq...
在廣闊的豫東平原,出商丘西南50公里,就到了歷史悠久的柘城。
金剛石是什么?它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
在出發前,記者為了對柘城有個充分了解,在某搜索引擎上進行了搜索,馬上有400多萬條信息鏈接,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與金剛石微粉相關的信息。
在去參觀柘城縣產業集聚區的路上,集聚區管委會孟主任對我們介紹說:“柘城的金剛石微粉產量占全國的3/4以上,在全國的出口總量中,我們的產品也占了半壁江山。”
然而這個沒有相關礦產資源的小縣城,是如何把金剛石微粉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報道組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產業集聚推進產業升級
初夏的豫東大地滿目蔥翠,生機勃發。進入該縣產業集聚區,只見規整的道路兩側布滿了初具規模的企業,集聚區內步履匆匆的企業員工、轟鳴作響的大型設備、火熱進行的在建項目,無不給人一種生機盎然、催人奮進的感覺。
在河南萬克鉆石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杰跟記者聊了起來:“我們柘城的金剛石微粉產業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主要是以家庭作坊為主,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產品科技含量低,產業優勢呈現下滑趨勢。”
正是基于這種亟須解決的問題,柘城縣委、縣政府掀開了集聚區建設大幕,依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和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要求,在縣城西和東北部兩大核心區規劃了一處26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為承接產業轉移、培育產業集群構建了廣闊平臺。
目前,金剛石超硬材料產業園已入駐金剛石企業53家,使金剛石產品由原來的單一微粉生產轉向原輔材料、單晶金剛石、金剛石粉體、系列化金剛石制品等完整的產業鏈生產,形成了規模化、集群化、產業化生產基地,全縣金剛石年產量達10億克拉、微粉年產量達45億克拉,金剛石制品700萬件(套),其中金剛石微粉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金剛石制品達到7大系列130多個品種。
在產業集聚區的推動下,企業不僅解決了土地、能源、人力資源等基礎要素的問題,人才、技術、資金等發展要素也一一破題。幾年來,產業集聚區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家,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專利63項、發明專利13項,引進中級以上科技人才3500多名,其中高級技術人才150多名、博士生7名、碩士研究生30多名,與鄭州“三磨”所、河南工業大學等14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關系,實施技術成果轉讓、高端產品開發、科技人才培訓等緊密合作。
周到服務夯實發展基礎
在柘城,記者聽到企業家談得最多的就是政府熱情周到的服務。
政府周到的服務是企業加速前行的根源。柘城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缺啥,政府就給他們提供啥服務。
在實際運行中,柘城縣不斷完善土地保障機制、融資機制、人才引進機制、招商機制、項目推進機制和落后產能項目退出機制,努力破解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瓶頸制約,增強承接產業轉移保障能力;持續推進“三治三提”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大力開展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全力塑造高效率、低成本、無干擾的發展環境。
對已經簽約的項目,該縣雷厲風行,當天部署、當天進場,并成立由一名副縣級領導牽頭服務的領導組,協助企業在不超過一周的時間內辦理完全部手續。同時,加大督查力度,每天都要對產業集聚區的每一個在建項目實行逐一督查,將當天的施工進度情況、施工速度排名編發成短信,群發給全縣科級以上干部及相關責任人。
2010年3月,力量集團年產4億克拉金剛石的生產線正式開工建設。計劃建設4500平方米綜合辦公樓、科技研發樓各1棟,單層5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10棟,總建筑面積達5.9萬平方米。按常規,項目從審批、辦理各種證照,再到開工直至投產,最快也要一兩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然而,在柘城,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6個月時間,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柘城速度”。
對“外來戶”厚愛有加,“本地郎”的待遇也不差。河南萬克鉆石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杰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產品在推廣過程中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困難,縣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與銀行對接。在政府的幫助下,沒過多久,500萬的貸款就批了下來。“像這種政府幫助我們解決融資、建設等問題的事情還有很多,要不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很難做到現在這個程度。”邵杰深有感觸地說,如今的萬克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金剛石微粉專業制造商。
產城融合激發發展活力
在柘城,產業集聚區的發展不僅是產業的發展,他們還十分重視產業與城市的融合發展。
沿著產業集聚區往東走不遠處,就有一座風景秀麗的現代化新城屹立在我們面前。“我們經常用"脫胎換骨"來形容城市的發展。”柘城當地人向我們娓娓道來,“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綠化、亮化的景觀隨處可見。生活在這座城市,我感覺比沿海的大都市還好。”
近年來,柘城縣依照“七通一平一大一美”的建設要求,累計投資30多億元,完善了集聚區道路硬化、綠化、亮化、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實施了集聚區路網工程43公里,有6條道路與城區主干路網相通相連;實現了集聚區供排水管網、供電、通信等與城區基礎設施的資源共享;建設了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中心、污水處理廠、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職工技能培訓中心、省級金剛石產業檢測中心、職工公寓、產業集聚區明珠學府社區等配套設施,完善的配套服務功能,提升了項目承載能力。
同時,該縣以長江新城建設為載體,以創建全省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為中心,大力實施了“兩區兩帶一環一網一城”產城融合建設工程。目前,2平方公里的特色商業區和西城舊城改造休閑居住區、16公里的大北環、40公里的新城路網工程、4平方公里的新城核心區及建業集團、華盛集團、開疆集團、廣東富邦華集團等投資20億元以上的重點工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醫院、學校、公園、文化藝術中心等公益性設施已經建成使用,與產業集聚區形成了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的互動發展格局。
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產業發展也不斷升級。如今,柘城這座文明、生態、和諧、宜居的現代化新城,與省級先進產業集聚區相得益彰,形成了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的互動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