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推進,作為河南省探索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突破口的產業集聚區建設,開始在河南省經濟社會爬坡過坎、轉型攻堅中發力。
產業集聚區亮點頻現
今年以來,河南省經濟社會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但也呈現出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變化。“意料之中”,今年一季度河南生產總值8.4%的增速仍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意料之外”,是經濟運行速度回落幅度之大超出了預期。
河南是傳統的農業大省,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期,受既有的經濟結構影響,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由于能源原材料產業比重較大,大量產品處在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在需求不足、競爭加劇時受到的影響更深,傳統的支柱產業如電解鋁、鋼鐵、煤化工、煤炭等紛紛陷入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省180個產業集聚區的表現更顯不俗。河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省產業集聚區利潤同比增長近2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超過13個百分點,利潤占到了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37.2%,有力支撐了全省工業經濟效益實現較快增長。
今年前5個月,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同比增長了33.2%,占全省投資比重近50%;在建的億元以上項目,以及新開工的億元以上項目都占全省的一半還多。
河南省從2008年開始部署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短短幾年時間,不僅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也日益成為河南實現轉型發展的新載體和突破口。到2012年底,河南180個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突破了1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達到了2.47萬億元,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累計新增就業人數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縣域經濟的新興增長極
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為,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河南全省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促進轉型升級和實現科學發展的突破口,也成為河南省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和農業轉移就業的主渠道。
在傳統農區社旗縣,這個多年來經濟徘徊不前的國家級貧困縣,近幾年來通過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和產城互動,面貌發生了巨變,今年前4個月工業用電量增長達23.1%。
據社旗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夏文平介紹,集聚區自2009年設立以來,到2012年底建成投產項目73個,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5億元,其中,主導產業食品行業的18家食品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45億元。
另一方面,隨著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完善,當地根據主導產業和企業需求培訓農民,在產業和企業入駐前提前展開針對性培訓,吸納農民到產業集聚區內來就業生活。記者了解到,目前社旗縣產業集聚區內,已經完善了職業高中、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汽車站、保障性住房、廣場游園等功能性設施。2012年園區就業人數達到1.9萬人,預計今年將超過2.5萬人。
以產業集聚區為突破口,河南省一批縣市形成了產業與城鎮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在平原農業縣臨潁,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擁有超百億元規模的食品產業集群,并成為中國休閑食品產業基地,在不到4年時間里累計有4萬多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在家門口就業。
隨著產業集聚區的快速發展和城區規模的擴大,城市常住人口也從14萬人增加至24萬人,帶動了三產的快速發展;工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業人口快速向城市轉移,也為農業規模經營提供了前提。據縣委書記王國干介紹,目前全縣土地流轉率達到了54%,與2009年相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6家發展到了40家,經營千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由9家增加到了26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446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00元。
提升發展水平 助力轉型攻堅
河南省省長謝伏瞻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河南省爬坡過坎、轉型攻堅的關鍵時期。既面臨著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國內外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重大機遇,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勞動力供應日益趨緊、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等嚴峻挑戰。因此,必須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推動產城互動發展,增強創新驅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目前,河南省180個產業集聚區中,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已經有55個,3年累計新增就業逾166萬人,實際利用省外資金超過了7000億元。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產業集聚區的主層產業不清晰、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主層產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同時產業集聚的配套服務功能、集約發展水平等都有待提升。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將力爭在2015年實現產業集聚區工業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從業人員達到400萬以上的目標,同時重點在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推動產城互動發展、增強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