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雖然連續7個月高于臨界點,但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三個月以來新低,且新訂單分項指數和生產分項指數均出現回落,顯示中國經濟面...
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雖然連續7個月高于臨界點,但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三個月以來新低,且新訂單分項指數和生產分項指數均出現回落,顯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增長動力還需增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數據,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雖然連續7個月高于臨界點,但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三個月以來新低,且新訂單分項指數和生產分項指數均出現回落,顯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增長動力還需增強。
調查顯示,構成制造業PMI的主要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為52.6%,比上月略微回落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增速略有放緩;新訂單指數為51.7%,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產品訂貨量繼續增長,但增幅收窄。
此外,4月份制造業企業主要原材料(行情 專區)購進價格指數為40.1%,比上月大幅下降10.5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由升轉降且降幅顯著;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9.3%,回落6.2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持樂觀態度的比例有所下降。
經濟弱復蘇 4月PMI再回落
昨日,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4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自3月的50.9%降至50.6%,回落0.3個百分點,且新訂單、庫存等多項指數下降,新出口訂單降至榮枯線下方,顯示制造業需求仍面臨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 4月份PMI指數小幅回落,表明經濟回穩的基礎還不鞏固。“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
數據顯示,除總指數回落外,各主要單項指數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新訂單指數回落0.6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超過兩個百分點并降至50%以下,生產指數微幅下降0.1個百分點,而購進價格指數則是大幅回落10.5個百分點降至40.1%的低位。
張立群指出,從需求看,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均在下降;從庫存方面看,產成品庫存和采購量指數也在下降。這些情況表明,訂單水平下降開始使補充庫存轉為去庫存。4月份購進價格指數大幅降低,也反映了企業預期向負面的變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PMI趨弱,表明經濟增長動力還需增強。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PMI再度下滑,表明整體經濟仍然延續此前的弱勢復蘇態勢,當然,禽流感可能也影響了整體經濟的表現。
盡管如此,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卻呈現逐步加快態勢。從今年以來PMI表現來看,經濟運行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正在由依靠規模擴張推動的速度型向依靠結構轉型升級支撐的效益型轉變,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呈現積極向好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4月份裝備制造業新訂單指數達到54%以上,且波動較小;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明顯上升,升幅超過4個百分點,反映出基礎建設投資、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投資性需求保持良好態勢。
“財政支出和投資相對較慢,是經濟減速的最重要原因,但這可能也是一個信號,表明中國官方在考慮將重心放在解決結構性問題上,改變以投資為中心的經濟政策。”劉利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