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巖氣革命無疑是2012年乃至今后數十年全球經濟發展歷程中的最重要關鍵詞之一。北美率先掀起的頁巖氣革命,給世界能源利用和產業格局正在帶來深刻的影響借助廉價的頁巖氣大量投放市場,美國制...
巖氣革命無疑是2012年乃至今后數十年全球經濟發展歷程中的最重要關鍵詞之一。北美率先掀起的頁巖氣革命,給世界能源利用和產業格局正在帶來深刻的影響借助廉價的頁巖氣大量投放市場,美國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恢復制造業的雄心從理想走向實現。而向來以低成本優勢著稱的中國制造正面臨成本上升、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未來到底該如何突出重圍?從人類歷史看,每一次能源結構的變革都帶來一輪新的經濟繁榮。19世紀煤炭代替木材成為基礎燃料,催生了工業革命的興起。進入20世紀,低油價和燃油發動機的普及將全球經濟帶出大蕭條的深淵,造就了50-70年代歐美國家長達20年的黃金發展期。
對于美國而言,頁巖氣革命無疑是美國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和恢復制造業的重要引擎。可是,對于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而言,頁巖氣的開發和技術水平均落后于美國,人口紅利盡頭逐漸來臨,繼續保持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面臨挑戰。
從政策角度看,國家對于頁巖氣的開發高度重視。2011年6月,頁巖氣探礦權進行首次公開招標;2011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頁巖氣被正式列為單獨礦種;今年3月,《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發布;今年10月,國土資源部舉行第二輪頁巖氣招標開標儀式。
12月6日,國土資源部公布第二輪頁巖氣招投標結果。在19家中標企業中,17家為國企,2家為民企。盡管招標終于向民企敞開大門,但總體看國企仍是最大的贏家。
此前在11月,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出臺頁巖氣開發利用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對頁巖氣開采企業給予補貼,2012年-2015年的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補貼標準將根據頁巖氣產業發展情況予以調整。地方財政可根據當地頁巖氣開發利用情況對頁巖氣開發利用給予適當補貼。
安信證券分析師認為,盡管中國頁巖氣儲量巨大,但當前開采成本非常高,井口氣價需要達到4.5-5元/立方米才能夠實現盈利。此外,壟斷也影響到頁巖氣的發展,礦權重疊、天然氣管道輸送高度壟斷、天然氣市場化定價等問題都需要解決。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不能坐等國內頁巖氣開發成熟,必須主動走出去,分享北美頁巖氣革命帶來的機遇。有些企業已經進入北美,杰瑞股份9月21日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對先期收購的加拿大油氣區塊進行開發。該油氣區塊預估地質儲量超過2億桶,預估可采儲量超過2000萬桶。
黃德亨表示,很多企業立足國內看到“富煤缺油少氣”的局面,甚至三桶油都在大力發展煤化工,但如果放眼全球來思考企業發展戰略,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工藝路線更應當受到重視。如東部地區的化工企業看起來沒有原料優勢,如果到美國去利用當地天然氣生產甲醇并運到國內進行深加工,將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