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轄6縣1市2區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85萬。商丘是國家促進中部崛起地區規劃確定的“兩橫兩縱”經濟帶中沿隴海、沿京九經濟帶的交匯城市,是中原經濟區東向對接沿海發達地區的“橋頭堡”,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商丘市大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加強產業集聚區等承接載體建設,突出主導產業培育,先后引進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已成為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前沿和優勢地區。
2012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商丘市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總體方案》,決定支持商丘市在更大規模、更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支持商丘市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有利于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承接產業轉移的新模式,為中原經濟區科學承接產業轉移提供示范;有利于以承接促轉型,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中原經濟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累經驗;有利于以開放促發展,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為傳統農區“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探索路子;有利于提升商丘市綜合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強化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
河南省委、省政府批準商丘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既是對商丘近年來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肯定,也為商丘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示范市這塊金字招牌本身就蘊含著重要商機,必然會對東部沿海地區乃至國際上的知名企業產生輻射影響,各種生產要素會迅速聚集,各類企業和項目會慕名而來,這對商丘擴張經濟總量、提升質量效益將產生重要作用。
當前,商丘正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對接周邊,融合發展,積極變邊緣為前沿,實施“東張西望”行動綱領,向東張開雙臂,積極對接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向西眺望鄭汴,主動融入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成為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持續走好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積極探索傳統農區跨越發展的有效路徑。
在戰略定位上,建設“四區兩樞紐一基地一中心”,即“三化”協調發展試驗區、現代農業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發展先行區,中原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物流樞紐,新興工業基地,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構筑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成為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板塊。
在工作重點上,把握“持續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加快商丘跨越發展,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在工業產業體系上,傾力打造“一谷三城六基地五中心”。“一谷”,即“中國冷谷”。“三城”,即“食品工業城”、“紡織服裝城”和“石油化工城”。
“六基地”,即“煤及煤化工基地”、“鋁及鋁精深加工基地”、“新材料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電動車生產基地”、“環保專用設備生產基地”。
“五中心”,即“國家面粉及面制品檢測中心”、“國家制冷設備研發中心”、“國家碳纖維新材料研發中心”、“國家超硬材料研發中心”、“國家環保專用設備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