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產業正處于發展上升期,產業集群的優勢更為明顯。產業集群增加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促進企業增長。集群不僅有利于提高生產率,也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創新。這種創新具體體現在觀念、管理、技術、制度和環境等許多方面。
一般地講,集群對創新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集群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種良好的創新氛圍。集群是培育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的溫床。企業彼此接近,會受到競爭的隱形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由于存在著競爭壓力和挑戰,集群內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開發、包裝、技術和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以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需要。一家企業的知識創新很容易外溢到區內的其他企業,因為這些企業通過實地參觀訪問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能夠較快地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術。在產業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業間密切合作,可以面對面打交道,這樣將有利于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傳播,由此形成知識的溢出效應,獲取“學習經濟”(LearningEconomies),增強企業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2)集群有利于促進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擴散。產業集群與知識和技術擴散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自增強關系。在新經濟時代,產業布局不再像工業經濟時代各行各業簡單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關聯、高度專業化的產業有規律地聚集在一個區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集群內由于空間接近性和共同的產業文化背景,不僅可以加強顯性知識的傳播與擴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隱性知識的傳播與擴散,并通過隱性知識的快速流動進一步促進顯性知識的流動與擴散。產業集群內由于同類企業較多,競爭壓力激勵著企業的技術創新,也迫使員工相互攀比,不斷學習;企業間鄰近,帶來了現場參觀、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種學習、競爭的區域環境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集群內領先的企業會主導產業技術發展方向,一旦某項核心技術獲得創新性突破,在集群區內各專業細分的企業很快會協同創新,相互支持,共同參與這種網絡化的創新模式。事實也已經證明,產業集群內知識和技術的擴散要明顯快于非集群化的企業。
(3)集群可以降低企業創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間進行頻繁的交流就成為可能,為企業進行創新提供了較多的學習機會。尤其是隱性知識的交流,更能激發新思維、新方法的產生。由于存在著“學習曲線”(LearningCurve),使集群內專業化小企業學習新技術變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時,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競爭合作機制,也有助于加強企業間進行技術創新的合作,從而降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成本。
集群對新企業的進入和企業增長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體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業進入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僅鼓勵產業新手的出現,也有利于現有企業的增長和規模擴張。在產業集群形成后,不僅吸引來的工廠會根植于本地,還會有很多新企業在本地繁殖和成長。因為集群內長期形成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促使企業在集群內“落地生根”,除非整個產業鏈出現轉移,企業才會考慮遷移到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