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8月29日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表示,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發展,前7個月醫藥、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速分別為14.6%和15.3%,6月末風電裝機同比增長40.5%,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科技攻關等工作進展順利。節能減排指標出現好轉。
張平說,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得到加強。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支出前7個月同比增長26.6%,比去年同期提高16.9個百分點,企業投入也繼續增加。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效顯著,高性能中央處理器、快速成像測井技術裝備、核電超大型鍛件等成果填補了多項重要產品和裝備空白。產學研結合積極推進,搭建了一批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自主創新取得新成績,前7個月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31.6%,特別是“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首次實現載人交會對接,“蛟龍號”創造載人深潛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空間技術和深海勘探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在談到下一步工作時,他表示,將強化創新驅動作用,加快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和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加強政策引導,拓展新興產業市場空間。抓緊落實支持重點行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的財政貼息等政策,鼓勵有競爭力的企業實施上下游、跨地區重組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布局。繼續實施并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各地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引導產業在轉移中優化布局、在轉移中提高水平,促進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