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的進步是技術和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新材料被稱為產業糧食。每一種重要新材料的發現和使用,都把人類支配自然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它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也是新能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的堅實基礎。世界各國對新材料的研發大力投入,制定各種促進新材料發展的政策。美國每年對新材料的研究與開發每年超過百億美元;歐盟決定在2013年之前投資1050億歐元用于“綠色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明確列出了新材料發展的重點名錄,力促進其轉型和提升。
新材料種類繁多,性能卓越,研究步伐日益加快,滿足人類一切材料幻想
新材料是指具備遠遠優于傳統材料性能或具備特殊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高分子和先進復合材料四大類。(1)新型的金屬甚至無須添加新物質,僅僅改變結構也能成就神奇材料。世界上最輕的金屬密度不到泡沫塑料的1%,在不壓壞蒲公英的同時仍能保持高強度和高穩固性。(2)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的石墨烯被稱為“硅的殺手”,它不僅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堅硬、強度最大的材料,而且其電子遷移率是硅的100倍,是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導熱系數最高的材料,可望帶來新一輪信息產業及電子行業的革命;而新型高性能陶瓷和新型玻璃給傳統的室內裝飾以及建筑業等都帶來強烈的沖擊。(3)有機高分子材料中的三大高性能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綸、碳纖維)和高性能塑料常作為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體育工業等領域軍民兩用,對國民經濟影響巨大;在石油面臨枯竭的今天,有機氟材料作為不依賴于石油化工的黃金產業也將迎來迅速的發展。(4)先進復合材料是以高性能纖維為增強相的復合材料,在軍事國防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超級隱形、超級隱聲、自愈材料、智能感應材料,人類過去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現實,對材料的探索不會停步,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新材料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
我國新材料產業起步較晚,“十一五”期間快速發展,年均增長20%,到2010年產業規模達到了6500億元。但目前我國新材料仍處于相對滯后的階段,大部分高性能材料嚴重依賴于進口,32%的新材料幾乎完全空白。“十二五”期間,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傳統制造業升級,發展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期,我國新材料產業將處于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和巨大市場需求拉動的黃金發展期,按照《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