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鄭州市發布《鄭州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21—2025年)》,力爭到202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作用強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根據規劃,鄭州市將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和技術優勢,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物、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五大特色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要加強關鍵基礎材料攻關,提升新材料產業競爭優勢。順應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聚焦特色優勢新材料、先進基礎性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裝備、重大工程建設需求為導向,引導企業開展“三大改造”,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高先進材料供給能力,加快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新型材料產業基地。
根據規劃,在超硬材料及制品領域以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超硬材料基礎優勢,圍繞原輔材料、單晶合成及復合材料、制品等關鍵環節以及專業設備領域全產業鏈,堅持“高端化、復合化、制品化”,以“超硬、超細、超純、超精”為方向,不斷完善高品質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鏈,打造全球技術領先、鏈條完整、配套齊全的超硬材料產業體系。
人造金剛石及制品。重點推進大腔體高溫高壓合成技術和低缺陷大尺寸單晶、高導熱高透光率多晶金剛石生長技術的研發應用,降低金剛石生產成本;圍繞高品級超硬材料生產需求,推動高強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六面頂壓機產業化,支持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PCVD)的自主開發;對標英國Element Six、韓國ILJIN、美國US Synthetic等公司產品,加快高端刀具PCD復合片及6000米以上油氣鉆探鉆頭用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等研發應用;加快推進硅材料芯片3D封裝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砷化鎵等)切割、磨削、拋光加工用系列高端超硬材料制品開發。
立方氮化硼及制品。著眼我國汽車制造、航空航天、船舶、精密軸承等產業需求,加快精加工及超精加工用立方氮化硼砂輪制品和PCBN高端復合超硬材料及其高端刀具的研發制造。
寶石級金剛石。推動高品級大單晶人造金剛石(培育鉆石)研發制造技術,推動培育鉆石應用于珠寶首飾領域,鼓勵培育鉆石生產企業對金剛石毛坯進行激光加工和人工打磨,引導培育鉆石產業鏈向終端消費延伸。
根據《規劃》,鄭州將著力構建“一核、兩帶、五區、多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
“一核”:即中原科技城。錨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發動機、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功能定位,聚合龍湖北部、智慧島、科學谷三大片區,高標準打造中原科技城,大力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融合發展,建設顏值最靚、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河南科創之窗”,打造全省戰略新興產業創新策源地。
“兩帶”:即沿黃科創帶、南部新興產業帶。其中,沿黃科創帶主要依托沿黃生態走廊將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片區核心區(鄭州高新區)、中原科技城、金水科教園區、惠濟經濟開發區、中原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鞏義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滎陽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上街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鄭東新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中牟縣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等串聯,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科創走廊,爭取國家大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省實驗室、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等在鄭布局;南部新興產業帶以商登高速為軸線,串聯鄭州航空港區、中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鄭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密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登封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等重點產業載體,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興產業發展帶。
“五區”:即鄭東新區、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鄭州高新區、金水科教園區等5個核心功能區,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其中,鄭東新區重點布局發展電子信息、信息服務、生命科學、智能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鄭州航空港區重點布局發展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制造等高端制造業;鄭州經開區重點布局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科技研發、補鏈強鏈及產品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能級;鄭州高新區重點布局發展智能傳感器、網絡安全、北斗應用、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金水科教園區重點布局發展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產業。
“多點”:以“五區”之外的省級開發區、核心板塊、小微企業園等為重點,協同推進鄭州都市圈“飛地經濟”園區,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協作發展區,重點布局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數字創意及相關服務業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