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牽頭制定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內容已經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獲批后便可執行。受此消息的鼓舞,裝備工業制造企業躍躍欲試。近期,云南內燃動力、安徽江淮動力、石油濟南柴油、中國嘉陵摩托等龍頭企業表現十分搶眼。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經濟減速、需求放緩,2009年裝備制造業的市場景氣度的全面復蘇尚需時日,但受國家基建投資拉動,局部需求增長預期明確的龍頭公司緊固件企業應給予重點關注。比如受益于加速鐵路建設的中國南車、晉西車軸、北方創業等;受益公路的設施建設的山推股份、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 為核電提供設備及配套設施的東方電力、上海電力、哈空調、自儀股份等;輸變電設備行業的特變電工、平高電氣、國電南瑞、置信電氣等。對于16mm-- 30mm規格≥10.9級高強度緊固件的需求量將驟增。
裝備制造業在整個經濟鏈條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僅可以為下游的各個行業提供生產資料,還可以對其上游的鋼鐵、有色金屬、電力、電子等多個行業形成巨大的需求,在目前經濟下行的周期中,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顯得十分重要。
目前,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已進入運行階段,其中已經列出了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支持力度,鼓勵用戶采用自主化國產設備,國產裝備建立首用補償機制;從政策層面支持企業重組兼并,促進企業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大”轉變;加強關鍵基礎件的政策支持,促進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等基本原則上可以看出,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轉型是政策的主要著眼點。
近期,國家出臺了不少扶持制造業的政策。在政府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重點投向是鐵路、公路、機場、電力電網、保障性住房的基礎設施建設,受益最直接的當屬以工程機械、建筑機械、鐵路裝備、電力設備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在之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這將對提升我國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帶動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預計將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裝備制造業也是主要受益者。與此同時,作為資本、資金密集型產業,目前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大大降低裝備制造業的資金成本,有助于行業利潤回暖。
另外,此次制定的裝備工業振興規劃中,農業機械、基礎零部件也被納入到支持的領域當中,所以,對緊固件行業也將是利好消息,一些為數不多的為各行業提供緊固件的緊固件企業,被實力公司重組或并購的機會也隨之增大。據業內人士預測,2009年緊固件行業的總產量將比去年增長4%-5%左右。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找出緊固件企業戰勝困難的出路,尋找拉動內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