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股市的道瓊斯指數時隔12年首次跌破7000點大關,全球金融市場全面遭受第二波沖擊。
去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引發第一波金融危機,而當時道瓊斯指數只跌至7700點水平線。
但是,受第二波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招牌企業的股價連連暴跌。當地時間3月2日,道瓊斯指數跌至6763.29點。2000年每股價格達60美元的通用電子的股價跌至7.6美元,跌幅近90%。2007年每股價格達61美元的花旗集團的股價也跌至2美元左右。
在歐洲股市,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一直呈反彈趨勢的英國、法國和德國股市進入2月以后直線下跌,跌至去年11月的最低水平。
美國道瓊斯指數3月3日(當地時間)一開盤就反彈了1%左右,開盤初期一度上漲到6800點水平線,但能否持續上漲還是未知數。
隨著美國和歐洲經濟惡化,亞洲金融市場也再次陷入恐慌。
3日,韓國證券交易所的KOSPI指數曾一度跌破1000點大關,跌至993點。當天,由于出現了低價購買股票的勢頭,所以KOSPI指數上漲了6.76點,報收于1025.57點,但已經非常接近去年10月的最低水平(938點)。當天,日本東京股市的TOPIX指數(用指數表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1700家日本企業的股價)創下25年零3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如果說造成去年第一波金融危機的原因是投資銀行(IB)的不良資產,那么此次金融沖擊的發源地就是承擔投資銀行不良資產的商業銀行以及承擔這些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國家。
商業銀行花期集團實際已被國有化、以及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進一步申請救援貸款的消息是導致道瓊斯指數跌破7000點大關的直接原因。美國國際集團已投入了1500億美元的救援貸款,但去年第四季度仍出現了超過600億美元的虧損。而且今年第一季度實體經濟的低迷尚未反映在業績中,因此今后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美國商業銀行陷入危機,意味著美國政府此前推行的金融機構救援方案實際上以失敗告終,同時美國政府今后的財政負擔會進一步加重。三星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室長權純旴表示:“目前的狀況就是,承擔投資銀行不良資產的商業銀行發生不良狀況,而這種不良狀況又被國家所承擔。”也就是說,民間的不良狀況最終轉移到了國家身上。不僅是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出現了國家承擔不良狀況的現象。
東歐等實力較弱的國家已經面臨破產危機。
就第二波金融沖擊,專家分析道,同第一波沖擊相比,資金短缺現象有所緩解,因此,基本上不會出現股價每天漲跌7%以上的最壞情況。但眾多人認為,由于實體經濟也出現低迷狀況,因此,金融市場會繼續出現動蕩局面,然后慢慢平靜下來。
實體經濟的惡化速度比預期更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西半球部門主管Nicolas Eyzaguirre當天表示:“應該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值下調到負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月曾將去年預測為2.2%的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預測值下調到0.5%。
專家分析說,通用等全球大型企業和東歐國家是否破產,將決定第二波沖擊是否會進一步擴散。
HMC投資證券常務李鐘雨表示:“如果東歐國家宣布破產,向東歐國家提供貸款的西歐國家的銀行就會陷入不良狀態,從而再次引發資金短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