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記者走入本屆CIMES展會首次設立的位于W2-VIP處的“專家門診”,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研究員級高工趙炳楨正當值在為企業答疑解惑。趙工隨后與記者分享了今天早上前來“就診”的一些情況。
“今天第一家來咨詢的是一家小廠,他們反應說,他們發現從市場上已經報廢的刀片中還能挑出不少,磨一磨后,還能繼續使用。”趙工介紹說,其實這十分符合現在大趨勢的發展方向——資源的回收循環再利用,對環保、生態都有好處。山特維克集團已經在做的就是把一些報廢的刀片回收后再進行提煉,實現回收再利用。而今天的這家小廠困惑的是,經過重磨之后的刀具如何才能保證其質量和精度。他們目前修磨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是砂輪的精度保持不了,怎樣才能將砂輪也進行修復?“一般來講,像這樣的小廠根本沒條件購買重磨設備,”趙工告訴記者,而日本的修磨業十分發達,他們很早就重視到了這塊的業務。但在過去,我們僅把修磨廠附在自己的加工車間或是工具分廠,并不像日本是有專業的修磨公司來做,像日本這樣企業都專注于各自熟悉的業務領域的做法,完全符合我們現在產業發展方向。
“還有一個廠子咨詢的問題是,僅2mm的小孔如何能實現所要求的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趙工說,目前,這家工廠已經能解決4mm小孔要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面對2mm小孔卻顯得有點兒手足無措。小的精密的零部件的加工有一個共性的問題——難加工,我后來建議他們從磨頭的速度(表面光潔度相關)、磨粒的選擇(要細膩)、冷卻潤滑的潤滑效果等多方面考慮,重新調整后再加工。
趙工在評價這次的專家門診時說,雖然平時也和一些企業有溝通,但大多還是以通電話的方式,不如這樣面對面的答疑來得直接,一些參數及加工細節都需要坐下來好好了解。中國目前的刀具企業中做得較好的是株洲鉆石,他們已經走上了現代刀具企業軌道,很重要的一個標志是已經可以面向行業來開發刀具,譬如關注在汽車、航空航天、高速列車等垂直行業。“對刀具產品而言,閉門造車的方式應該拋棄,要對著行業來看市場需求及加工特色”。趙工強調,每個行業都不同,航空航天多用難加工材料、鈦合金,但批量非常小,而汽車行業批量非常大,要求刀具的可靠性要好,不能半途壞刀而影響到整個生產線的進度。像這樣的不同行業,刀具提供商就必須要了解。株洲鉆石已經將面向制造業進行服務的理念建立起來了,是現代刀具發展的重要特色。
但像株洲鉆石這樣的企業,目前我們只有這一家,還有一批小的刀具企業要怎樣發展?趙工建議:中國的刀企應該走專業化的路子。如鄭州鉆石,將一類的刀具做好做強,用有限的人力和財力干一件事。其實,不論是山特維克集團或IMC集團,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迪,就是把不同市場代表性的刀具供應商整合在一塊,來強大自己的霸主地位。“從目前中國的刀具企業來看,僅有廈門金鷺還有向上竄的苗頭,希望廈門金鷺能盡早成為第二個株洲鉆石,中國只有一個株洲鉆石是遠遠不夠的,但誰能成為中國的第二家株洲鉆石,又難?”。趙工最后的話意味深長,希望在下一屆的CIMES展會上,中國的刀企能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期待你們為中國制造的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