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金機電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呈現多層次和多樣化的趨勢。在巨大的市場空間的吸引下,眾多五金機電企業前赴后繼,參與到爭搶市場蛋糕的隊伍中來。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生產供應遠遠大于市場需求導致供求失衡,加上許多企業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深陷低價競爭的窘境導致許多五金機電企業經營發展遭遇很大阻礙。
以LED行業為例,由于市場前景廣闊加上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廣,很多企業也看好了低碳照明這一市場,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甚至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從傳統照明業轉移過來的,但由于大部分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產品生產僅靠量的提升,甚至滿足于"一錘子買賣",能做一單是一單,難以形成品牌影響力。
市場供應短時間內出現爆發式增長造成的產能過剩加上長期的無序競爭,最終導致行業弊端凸顯,經不起風吹雨打,許多匆匆入行的生產企業也在行業洗牌中無奈被淘汰出局。
而像基礎行業鋼鐵行業,近來發展也呈現萎靡不振之勢,據悉,今年一季度,鋼鐵也實現凈利潤為負10.34億元,是新世紀以來的首次全行業虧損,也是全國工業利潤降幅最大的行業。有業內人士指出,從2012年起,行業進入全面過剩階段。最近兩年,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按粗鋼表觀消費量在6.88億噸左右計算,產能過剩率約已達到122%。
許多競爭力不強的中小企業要面臨虧損甚至被淘汰的境地,而像武鋼這樣的大型企業也不得不開展養豬等非鋼業務來提升盈利。
產能過剩一方面嚴重打擊了許多實力較弱的五金機電中小企業,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行業洗牌,五金機電企業在市場壓力下也必須通過技術革新、提升品牌、降低成本等方式轉型升級以求得生存和發展。
機電在線小編認為,五金機電企業需要在市場競爭中警惕冒進發展,企業應認識到市場是具有彈性的,盡管行業本身前景光明,但畢竟一段時期內的市場需求有限。
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要有長遠發展的意識和對行業發展的預估能力,在轉型升級的同時亦需要穩步發展,不能一哄而上,消耗大量的財力和資源。企業在轉向熱門產業的時候要給盡可能地給自己留條后路,從而降低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