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結束了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習近平此次訪俄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中俄天然氣貿易談判也有了出乎意料的進展。據悉,中俄兩國計劃在今年6月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結束了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習近平此次訪俄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中俄天然氣貿易談判也有了出乎意料的進展。據悉,中俄兩國計劃在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對華出口俄羅斯天然氣合同的條件。年底前,中俄有望談攏價格,簽署長期合同。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近30%
根據國家發改委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2012年度天然氣行業運行簡況,我國2012年全年國內天然氣產量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天然氣進口量(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增長31.1%;表觀消費量1471億立方米,增長13.0%。
由此可知,我國2012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28.9%,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李某告訴記者,我國目前70%以上的天然氣都是自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區,海上油氣田的比例很低。
在此次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的備忘錄中,明確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將每年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并且該數量在經過協商之后可以增加至600億立方米。。
多年后,如此規模的天然氣進口供應量將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國內天然氣價格將會呈現何種態勢的問題。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李某認為,長期來看,天然氣價格在未來將會是一個上漲的趨勢。
李某分析稱,“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價格大概位于每立方米2~3塊錢之間,而我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到新疆地區的成本價格就在每立方米2.5元,這還不包括其他費用,所以進口天然氣至少要倒掛5毛到1塊錢。而我們進口的LNG(液化天然氣)要每立方米4塊以上,所以進口越多會使得國內價格漲得越快。”
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國天然氣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定價,天然氣價格的改革也早已被市場呼吁多時。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關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方案已經初步制定完成,待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審批,而后在全國范圍發布實施。
從目前來看,未來天然氣價格上漲預期也比較強烈,多位專家和分析師都曾表示我國天然氣價格因長期被壓低,低價的國產氣和高價的進口氣定價并行,天然氣價格調整已經勢在必行。
明確了價格談判時間表
長期以來,中俄天然氣貿易談判難有大的突破,價格沒有談妥是主要原因。此次習近平主席的俄羅斯之行,促中俄天然氣談判有了進展,并就價格談判列出了時間表。
據《解放日報》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研究員孫永祥表示,要把“氣”最終談成,價格仍是“糾結”所在。中方要價比俄方每千立方米要低約100美元,加上兩國能源合作的多元化,令彼此在價格談判上都以第三方為參照進行博弈。中國在中亞地區獲得了較低廉的氣價,而俄《獨立報》則報道,韓國愿意接受俄較高的氣價,俄日則簽署了共建液化氣生產基地的備忘錄……可見氣價要最終塵埃落定,還需中俄雙方從戰略協作的高度尋求解決途徑。
3月23日,俄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表示,兩國計劃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對華出口俄羅斯天然氣合同的條件。而在年底前,中俄有望談攏價格,簽署長期合同。卓創資訊天然氣行業分析師李某告訴記者,此次中俄天然氣之間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列出了價格談判的時間表,將在2013年年底前給出最終答案。
同時,此次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備忘錄,在該備忘錄中明確了俄羅斯天然氣對華出口的優先方向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的東線,并確定長期合同期限為30年,2018年開始供氣,年供氣量為380億立方米,之后經過協商可以增加至600億立方米。
李某表示,該備忘錄中的2018年開始向我國每年供氣380億立方米之前就已經確定,這次主要是以備忘錄的形式再次確認。
據悉,如果我國從俄羅斯東西兩條進口天然氣管道全部建成,將給中國帶來每年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氣量,因為我國目前天然氣年消耗量為1400億立方米,所以中俄天然氣貿易一旦實行,其效益可想而知。
李某告訴記者,我國當前天然氣進口一直存在陸上進口和海上進口兩種形式的博弈,而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更有利于我國工業向中西部或者東北部的轉移,同時也將大大改善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
俄首次同意予華油田權益
此外,俄羅斯石油公司最近還與中石油達成地理研究和勘探、開采與銷售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發俄羅斯國內的油田。這是俄羅斯首次同意給予中國油田權益。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和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上周五(3月22日)也簽署了全面合作備忘錄,規定擴大雙方公司的合作關系,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采、石油加工和石化、液化石油氣加工領域,還有對華出口原油、石油產品以及在將來出口液化天然氣的領域。同時考慮中石化參與東方石油化學公司的可能性,繼續在烏德穆爾特和“薩哈林3號”項目上展開勘探合作,未來還可能與中石化簽署石油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