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眾期待的2012世界錳業大會在綠城南寧盛大啟幕,來自中國、南非、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的近400名錳業代表出席大會,會場氣氛高熾,盛況空前。
國際錳協秘書長安娜女士親臨會場并致開幕詞。安娜女士盛贊此次會議的精心籌辦,她認為本次錳業大會具有幾大新的特點:一是參會國家多,幾乎囊括了全球所有錳礦主產國;二是參會人員多,總數近400人,打破了歷屆參會記錄;三是嘉賓陣營強大,來自世界各國的行業領軍人物與專家學者競相登臺演講,論述精辟;四是大會組織有序,承辦單位中信大錳與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緊密協作,展示了企業對國際性大會的承辦能力。
聚焦:全球錳業“奧斯卡”
世界錳業大會是全球頂尖的行業盛會,由國際錳協組織發起,有錳業“奧斯卡”之稱。
2012世界錳業大會由國際錳協(IMnI)、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全國電解金屬錳廠廠長(經理)聯誼會聯合主辦,由中信大錳與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共同承辦。近年來,中國成為全球錳業的中心,是全球電解錳最大的生產國與出口國,出口量一度占到世界總量的90%以上。國際錳協將錳業大會舉辦地常設中國,正是對中國錳業的充分肯定。
我國錳業的產業狀況與市場表現正受到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此次錳業大會,吸引了南非、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的企業代表參加,淡水河谷、聯合礦業、日本三菱等國際大型企業派出代表團參會,并與中國企業展開深度接洽,在原料與產品進出口、技術共享、品牌合作、項目投資等多個方面達成共識,投資與交易總額接近20億美元。
國際錳協秘書長Anne女士親臨會場并致開幕詞,以全球知名的產業經濟學家Mark Camaj為首的國際錳協高級分析師團隊對全球錳礦市場做深度解析,并對未來幾年錳業市場做出預測,他們認為中國在未來幾年內依然是全球錳業最大的進出口市場,關注中國是所有涉錳國家的明智選擇。
交鋒:“錳業二老”領銜嘉賓陣營
此次大會嘉賓陣營強大,各方代表共聚一堂,觀點交鋒,思維碰撞,精彩紛呈。全國電解錳廠長(經理)聯誼會會長譚柱中與全國電解二氧化錳廠長(經理)聯誼會會長李同慶雙雙登臺,兩位老先生皆為我國錳業泰斗,年逾古稀,仍身體健碩,聲音洪亮,思維敏捷,被譽為“錳業二老”。
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楊志忠老先生與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不銹鋼分會執行會長李龍代表鋼鐵行業與錳業代表展開對話。楊志忠教授精神矍鑠,直言無忌,見解精辟;李龍會長身材高大,談吐幽默,與錳業頗有淵源。二人的演講,獲得了與會代表的極大歡迎。
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湯曉壯、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董事長馮子勇、湖南天雄錳業集團副總裁曾正茂分別擔綱大會主持。湯曉壯女士執管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被稱為全國錳業的女掌門;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董事長馮子勇學養豐厚,在會場與外國代表展開熱烈討論,被外國代表稱為“東方小巨人”;天雄錳業“少帥”曾正茂思維開闊,舉止不凡,被寄望為中國錳業的新一代領軍人物。
中南大學賀躍輝教授領銜行業科研與分析研究專家登臺講演錳業最新科技成果及發展方向。賀躍輝教授是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總工程師。同臺演講的專家還有中南大學教授、廣西八桂學者李運姣博士、中信大錳高級分析師李普良博士、三菱商事聯合金屬株式會社Koji Yagyu。云南斗南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運正亦展現出學者型企業家的一面,登臺分析了我國高錳酸鉀的生產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來自德意志銀行中國中德證券研究部年輕的陳亮女士登臺演講“2012年宏觀經濟A股市場展望”,她認為轉型與放緩是2012中國經濟的兩大主題。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分析師謝云平女士深度剖析電解錳行業新型資本運作方式,她拋出觀點認為我國傳統電解錳行業已遭遇多重瓶頸,傳統企業靠資本運作來拯救。
懸疑:產業洗牌 中小型錳企何去何從
世界錳業大會被視為全球錳業的風向標,最新的市場信息與行業政策都將從這里發出。從次世界錳業大會上傳達出兩個重要的信息,一是在政府的強力干預與市場的自發整合下,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企業規模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年產超過20萬噸的大型企業,預計在“十二五”末,將出現年產五十萬噸的特大型企業航母。二是在未來一至兩年內,現有的一百多家電解錳生產加工企業將可能銳減至30家,這意味著近百家企業將面臨兼并重組或者關停。
全國電解錳廠長(經理)聯誼會會長譚柱中在大會上介紹說,由工信部組織的全國電解錳調查報告將于4月底出臺,最新電解錳產業規劃將于5月緊密出爐,屆時,各地將正式啟動對電解錳行業的整頓措施。產業整合是大勢所趨,如何整合,如何尋找各自的出路,成為各地中小型企業必須面對的難題。可資借鑒的是2012世界錳業大會的承辦方之一中信大錳。中信大錳是我國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電解錳生產企業,擁有占全國總量20%的錳礦儲量資源,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內,中信大錳將繼續領跑行業第一梯隊。
同樣引人矚目的還有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民營錳企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寧夏天元如今被譽為世界最大的電解錳生產基地,公司資產總額達105億元,廠區占地面積37平方公里,員工11500余人,年產2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20%,利稅達3.1億元。增設生產線,采用新技術,引進戰略投資,構建產業鏈,中信大錳與寧夏天元無疑成為以實力與規模領跑行業的范本。然而面臨產能過剩資源緊缺的錳業瓶頸,另一種突破之道會在哪里?
展望:下一屆錳業大會將有望落地湖南
北有寧夏天元,南有中信大錳,這兩家企業,以各自的優勢在我國錳業版圖上占據著重要的席位。然而業內人士看來,若論產業的集中度與輻射范圍,則非“錳三角”莫屬。此次大會引起各方代表熱烈討論的,是承辦方之一湖南久豐金屬現貨交易所計劃在湘西的投資項目“錳三角金屬物流城”。“錳三角”之地,指的是湖南花垣縣、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一地帶連結湘渝黔三省市,錳礦保有儲量達1.5億噸以上,是我國最大、最密集的電解錳生產基地。
2011年,尋求產業拓展的湖南久豐將視線投向了“錳三角”,并將謀篇布局的關鍵棋子,落在了湖南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專注于金屬錳現貨交易的電子交易平臺,湖南久豐有著極強的行業優勢,熟悉電子交易流程,積累了豐富的上下游企業資源,深諳電子交易全產業鏈運作之道。久豐的戰略目標是要以新型的電子交易模式,在當前“錳三角”資源大整合的實施過程中砌入一個支點,從市場入手,以新興電子交易模式為撬動錳業格局尋找突破口,同時推行強強聯合、資源整合的經營手法,構建集礦石采購、倉儲物流、融資擔保、環保治理、技術改進、信息咨詢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同時大力建設“錳三角”金屬物流城,將久豐打造成中西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大型集團公司。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湯曉壯表示,湖南久豐的經營思路,為傳統錳業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對錳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集約式發展產生重大意義。考慮到湖南久豐對錳業的貢獻,下一屆世界錳業大會將有望在湖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