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年公布了3月份和1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4300.2億美元,同比增長7.6%;進口4293.5億美元,同比增長6.9%;貿易順差僅為6.7億美元,略好于去年同期逆差10億美元的水平。
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認為,這不意味著今年貿易狀況優(yōu)于去年。事實上,由于今年春節(jié)在1月份,2月份出口恢復卻低于預期,3月份出口規(guī)模仍明顯低于去年年末的水平,今年一季度的出口恢復狀況差于往年。
海關數據顯示, 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259.7億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低位,而進口增速同比增長5.3%,繼續(xù)大幅下滑。但當月從2月份的逆差變?yōu)?3.5億美元順差。
附圖:3月份貿易順差趨于好轉
從貿易國別看,我國與歐洲、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總值增速明顯放緩至個位數。而與巴西、俄羅斯等國進出口增長略好。而從進口商品結構看,鐵礦砂、大豆等傳統(tǒng)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保持下滑趨勢。從出口商品結構看,機電類和傳統(tǒng)大宗商品出口均處于低位。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紡織服裝和鞋等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出口增速繼續(xù)徘徊在低位。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分析道,“本月出口同比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去年3月已經進入出口規(guī)模較高的時期,而今年3月份出口規(guī)模尚未達到去年年末1750億左右的水平,導致同比回落至低位;二是近期歐美經濟復蘇勢頭略有放緩,降低了對中國商品出口的需求;三是沿海城市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等因素導致出口行業(yè)產能提升受限。他認為進口當月大幅回落的原因除了基數高外,還有國內經濟疲弱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降價等因素。
近期市場預期調查顯示一季度美國GDP可能重新回落到2%左右,3月份咨商局消費者信心也從高位回落至70.2。歐元區(qū)經濟復蘇仍不容樂觀,歐盟統(tǒng)計局最新預測一季度歐元區(qū)GDP將繼續(xù)下降0.2%,歐美經濟狀況不佳導致外部出口市場需求趨于萎縮,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也跌至928點左右,接近2008年次貸危機時期的低點。
所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測,預計4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可能保持低位,因為不僅歷史上4月份出口規(guī)模與3月份持平,而且歐債可能繼續(xù)擴大到西班牙等,再則是短期內國內出口企業(yè)面臨匯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至于進口,該行預計同比增速也將繼續(xù)在低位徘徊綜合進出口,預計2012年4月貿易順差仍將維持在低位。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將在120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