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20日,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正式在上海成立,成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家在滬設立“第二總部”的銀行,這也將為正在推進中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持。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共同啟動電子光球,為其揭牌。
專家普遍認為,伴隨人民幣國際使用步伐的明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國銀行在上海設立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其戰略意圖顯而易見。
做大做強人民幣交易業務
經銀監會批準,中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的業務范圍包括:人民幣債券自營交易、貨幣市場交易、貴金屬交易和金融機構業務。該業務總部內設金融市場部、金融機構部、跨境人民幣清算中心及綜合管理部。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的成立將加快上海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和跨境投融資中心建設,對提升上海金融市場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以及推動上海到2015年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據了解,中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將負責中行人民幣交易、金融機構、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的經營管理,負責統一中行全轄人民幣交易、金融機構、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政策與管理信息,以實現中行全行上述業務一體化管理。“該總部將全面做大做強人民幣交易業務和金融機構業務。”肖鋼表示,成立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是為了加快上海業務戰略布局,增強相關業務輻射能力。
吸引更多重量級機構落滬
“力爭到2015年基本確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韓正強調說。
中國銀行也認為,該業務總部成立后,將為海內外金融機構搭建起人民幣交易的重要平臺,推動人民幣交易業務發展,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吸引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體系,一直以來都是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針對中國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上海一直努力吸引其把非信貸、面向金融市場的業務能夠落戶上海。
2011年6月,市場即傳出消息稱有中國大型商業銀行提出在上海設立“第二總部”,并且監管部門對此已有“積極的回應”。
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認為,中國當前的金融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從單一信貸體系開始發展為信貸為主、直接融資也快速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和格局。商業銀行的應對之策就是要加快多元化經營,在管理體制方面作出回應,為下一步應對金融深化創造更深的堅實條件和基礎。
目前,交行總行設于上海,工行、農行、建行也在謀劃在上海設立第二總部,未來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總部”有望齊聚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