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床工具進出口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新高。據海關統計,機床工具行業2011年上半年進出口137.43億美元,同比增長53.41%。其中進口103.78億美元,同比增長60.03%;出口33.64億美元,同比增長36.05%。進出口逆差70.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逆差40.12億美元,增加30.02億美元(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范圍,下同)。但在機床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上半年進出口創歷年同期新高
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60.8億美元,同比增長55.63%。其中:加工中心進口22.85億美元,同比增長63.56%,比歷年最高的2010年同期凈增8.88億美元;數控機床進口23.65億美元,同比增長47.25%,比歷年最高年份的2010年同期凈增7.59億美元。一年時間,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進口額比上年同期凈增額如此之大,實屬罕見。這種情況,既說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更提醒國內機床行業應尋找差距,滿足國內用戶需求。
出口較快增長,創歷年同期新高
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215萬臺(含臺鉆、砂輪機等),10.5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35.31%。其中:加工中心出口1390臺,8403.6萬美元,金額同比增長207.05%,比歷年同期最高的2008年凈增金額4770.7萬美元,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數控機床出口8577臺,2.66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33.51%,比歷年同期最高的2008年凈增金額0.45億美元。加工中心出口超高速增長,為機床出口打開了新局面,需要進一步多元化地開拓潛在市場。
仍需關注的四個問題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處于金融危機后的復蘇階段,各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恢復,國際市場需求有所增加。但同時各種突發事件,尤其是西亞、北非部分國家政局動蕩,日本的地震、海嘯和核災害,歐洲部分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延續以及美國、日本超寬松的流動性等疊加影響,為世界經濟復蘇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也對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造成較大沖擊。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6%,其中機械工業同比增長41.77%。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所需設備主要是機床,因此國內市場對機床工具的需求與進出口將保持較快增長。同時,人民幣升值,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銀行貸款利率提高,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都將給出口企業帶來困難。當前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調整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
中國出口的機床工具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低附價值產品占有很大比重。近幾年來出口產品結構有所改善,出口產品技術含量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數控機床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1萬美元/臺,比去年同期的2.18萬美元/臺,提高了0.92萬美元/臺。但總體看,差距仍然很大,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
首先,要適應國際市場需求,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各國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有關出口企業要適應這一變化,根據用戶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做好服務。其次,隨著國內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品結構的進展,及時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繼續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產品擋次。再次,逐步減少“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如機床床身鑄件毛坯、鍛件、鋼結構件等。
2.出口貿易要努力規避匯率風驗
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已給出口企業造成很大困難,需要尋找規避匯率風險的有效方法。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已產生積極效應。中國銀行7月7日宣布,中國今年以來境內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量已超過8400億元,大大高于去年全年的業務量。這項措施是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避免因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造成損失的可靠途徑。據統計,到去年底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已超6.7萬家。出口企業要積極爭取列入試點名單,積極推進人民幣結算。
由于目前人民幣結算額中絕大部分是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僅占10~20%,出現了明顯的“失衡”現象。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于今年6月21日公布《關于明確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問題的通知》,正式明確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試點辦法。《通知》指出,境外參加銀行應當追蹤客戶購售人民幣后的資金流向,對新客戶及金額較大的交易作更詳細的審核,并應當注意監測異常交易,以防止潛藏的套利行為。
3.面對大量進口,要把握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機床進口年年高速增長,給國內機床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國內企業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011年4月2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發布了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2011年版),其中包括16種高檔機床(與2009年發布的目錄相同)給予貼息(按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政策支持。《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一大批機床工具從臺灣進口,增長迅猛。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將降低進口成本等。這些因素必將進一步擴大進口。
為此,有關企業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國家鼓勵進口的政策,引進所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產品配套用關鍵零部件。同時,要重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自主創新并不意味著什么都要從頭開始自行研制。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任何國家不可能在一切領域都獨立地發展技術,關起門來搞自主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非常重要。通過進口技術先進的設備,進行分析研究,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同步予以改進和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努力提高競爭力。
4.“走出去”,加大國際化經營力度
據聯合國貿發組織公布,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已經由2008年的世界第12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6位,預計2010年排序還將上升,中國已進入海外投資較快增長階段。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訂相關法規,促進境外投資的便利化。
近幾年來,中國機床行業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取得了實效,有的正在逐步建立全球銷售服務網點,為進一步擴大出口,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鼓勵更多有條件的機床工具企業“走出去”投資辦廠,或與當地企業合資、合作,或有選擇地兼并、收購國外具有先進制造技術的企業,創造條件逐步將先進技術移植到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中,以此促進中國機床工具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