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公布了2011年四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2011年四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93.5,比三季度下降3.7點。在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逐步回落的宏觀形勢下,處于市場經濟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發展的景氣狀況,與上季度相比,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1、全部分行業指數首次跌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下
從調查的八個分行業看,首次全部跌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下,其中批發零售業指數為95.2,下降3.3點;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為95.0點,下降2.7點;住宿餐飲業為91.0,下降1.8點;社會服務業為98.3,下降4.5點。
(1)工業指數降幅逐季增大
四季度工業指數為92.9,比上季度下降3.6點。自二季度工業指數跌破景氣臨界值100點后,降幅逐季增大。被調查的工業企業中,74.3%的企業訂單、72.6%的企業生產總量、73.2%的企業銷售量和70.7%的企業產品平均銷售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出口型外貿生產企業中,85%的企業國外訂單比上年同期減少或持平。在工業的八個分項指數中,成本指數上升幅度較大,上升了12.9點,表明工業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成本指數仍然很低,僅為75.4。工業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主要是由生產成本、原材料購進價格及勞動力成本下降所致。調查顯示,20%的企業反饋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33%的企業反饋原材料購進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這兩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比上季度略有提高。
(2)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指數處于低位
四季度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指數為88.6,處于八個分行業中的低位,比上季度下降5.8點。調查顯示,78.8%的企業業務預訂量、76.5%的企業業務量比上年同期減少或持平,74%的企業業務收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屬于物流業,往往具有先行預示的作用,其分行業指數持續下降值得關注。
(3)房地產業指數降幅最大
四季度房地產指數為94.5,首次跌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下,比上季度下降8.4點,降幅超過其它七個分行業。房地產業指數在2010年四季度曾高達126.6點,以后逐季下滑,降幅最大。從本季度看,主要是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價格和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所致。調查顯示,80.8%的企業商品房預售面積、78.4%的企業新開工面積、87.2%的企業商品房銷售面積、70.4%的企業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或持平。
(4)建筑業指數最低
建筑業指數為88.3,雖然上升1.9點,但是在八個分行業指數中最低。從調查的細項看,企業新簽訂的工程合同數和企業工程結算收入情況較差。建筑企業總體效益不佳,只有18.3%的企業反饋比去年同期增盈或減虧。
2、跌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下的分項指數有所增加
八個分項指數中,除綜合經營指數、勞動力指數、投入指數外,均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其中綜合經營指數為103.0,下降5.7點。
(1)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和市場指數降幅最大
四季度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96.7,在分項指數中降幅較大,下降7.2點。從調查的細項看,被調查企業對宏觀經濟預期不看好,尤其是對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被調查企業對所在行業特別是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信心不足,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的企業對本行業運行較有信心。
四季度市場指數96.4,在分項指數中降幅最大,下降7.8點。通過對八個分行業的企業調查顯示,74%的企業產品訂貨量、73%的企業生產總量、75%的企業產品銷售量比上年同期減少或持平。在出口型企業中,71%的企業國外訂貨量比上年同期減少或持平??偟目矗枰嵴衿髽I對宏觀經濟和市場的預期。
(2)成本、資金指數持續下滑趨勢有所減緩甚至有所好轉
四季度成本指數為80.5,在八個分項指數中是唯一上升的,上升幅度高達11.3點。從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成本指數繼續下降,顯示企業成本壓力還在加大,其他行業成本指數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為房地產業。從調查的細項看,63%的企業原材料及能源的購進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比上季度減少10個百分點;75%的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偟目矗瑖艺{控物價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企業成本的下降,成本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四季度資金指數為86.8,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僅下降0.5點。從調查的細項看,流動資金指數為80.4,比上季度下降4.8點,10%的被調查企業反饋流動資金充足,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融資指數為72.5,比上季度上升2.6點,4%的被調查企業反饋融資容易,比上季度略有增加。國家對融資政策進行了微調,努力提高政策的靈活性、針對性、前瞻性,效果有所顯現。
(3)企業效益仍然較差
四季度效益指數77.2,比上季度下降幅度較大,下降4.1點。從分行業看,效益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分別下降9.2和9.8點,只有批發零售業和建筑業效益指數上升,分別上升2.9和1.3個點。調查顯示,48%的企業增虧或減盈,比上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
(4)投入指數最高
四季度投入指數為107.0,是八個分項指數中最高的,下降2.3點。從行業來看,住宿餐飲業、社會服務業、工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五大行業處于景氣臨界值以上,與上季度相比,建筑業、批發零售業和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投入指數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在調查的細項中,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投入有所增加,固定資產投入有所下降。企業增加更新改造和科技創新投入是著眼于未來的發展,顯示對未來預期看好。
(5)勞動力指數較高但降幅較大
四季度勞動力指數為105.3點,下降6.3點,下降幅度較大。從調查的細項看,勞動力需求較旺,除房地產業外,其它七個分行業指數均在100以上,其中工業、社會服務業、住宿餐飲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高達115點以上;勞動力供應不足,除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房地產、批發零售業以外,其它幾個分行業均在100點以下,其中住宿餐飲業僅為71.7點。勞動力供應不足尤以技術工人為甚,技術工人供應指數最高的沒有超過90點,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和住宿餐飲業僅為64.7點和65.7點。大專以上畢業生供應相當充裕,除住宿餐飲業為98.6點外,其它均在113點以上,房地產業和批發零售業高達137.6點和133.3點。
3、中部和西部指數繼續高于東部
四季度東中西部指數分別為90.3、97.2、103.5,比上季度分別下降4.8、2.3、0.8點。從區域的指數看,目前西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東部,這里面有問題顯現的時滯和宏觀調控的滯后效應。企業對未來的預期非常重要,從分項指數中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看,東中西部的下降幅度分別為5.1、11.5和12.8點,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東部企業的信心開始增強。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分行業中的工業看,東中西部的下降幅度分別是1.7、7.6、1.6點,中部地區的企業對于未來工業景氣度的預期明顯低于東部,有可能還將進一步向西部傳遞。
根據調查預測,2012年一季度房地產業將繼續下滑,下滑的幅度有所加大,并將進一步影響到建筑等行業,同時市場指數存在繼續下行的壓力,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止跌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在新的一年里,對于中小企業發展中出現的融資難加劇、生產成本快速上升、經營壓力不斷加大、稅費負擔較重、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等問題,應以小型微型企業為重點,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提振企業信心,努力促進問題的解決。防止中小企業的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影響我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