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山西省經委介紹,為應對當前經濟形勢,本省今年將實施一大批重大工業項目,推動煤化工、機械裝備、材料工業和食品工業加快發展步伐,著力將這四大行業培育成為與煤炭、冶金、煉焦、電力等"四老"并駕齊驅的新支柱產業。
"四老"飽受沖擊
煤炭、冶金、煉焦、電力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在本省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省工業銷售收入上千億的行業只有煤炭、冶金、煉焦3個行業;多年來,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工業企業,除太重外全部集中在四大傳統行業;出口也是以這些產業的煤炭、焦炭、鋼材等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為主。
但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劇烈變動的情況下,這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受到了極大沖擊。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省焦化企業限產50%左右,與去年年初的最高價相比,每噸焦炭價格下挫1000元左右。冶金行業,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行情急轉直下,鋼鐵企業除太鋼等部分大型國企維持正常生產外普遍限產、減產,很多中小鋼鐵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而電力行業由于成本大幅增加,去年出現了近幾年少有的全行業虧損狀況,是全省增虧幅度最大的行業。只有煤炭行業情況較好,但也受到煤炭價格下跌的影響。
傳統支柱產業受到沖擊,而新興產業發展不足,支柱產業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這造成本省工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防范市場波動風險能力脆弱。因此,壯大新的支柱產業已成為當務之急。
"四新"確定方向
煤化工、機械裝備、材料工業和食品工業,本省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因而成為本省著力培育的新支柱產業。目前,省經委已經確定了這四大新支柱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煤化工產業,以大企業大集團為龍頭,圍繞"肥、醇、炔、苯、油"5條發展主線,通過延伸產業鏈,推進產品結構調整等,使本省實現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轉變。本省將實施兩大攻堅工程:一是煉焦化產回收攻堅工程,二是煤層氣開發利用和煤基合成油攻堅工程。機械裝備產業,圍繞重型汽車和煤機成套兩大產品進行突破。實施四大攻堅工程:一是依托太原南方汽車有限公司開展載重汽車攻堅工程;二是煤礦機械成套設備攻堅工程;三是實施軌道交通設備攻堅工程;四是實施裝備制造新產品攻堅工程。材料工業,鼓勵發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廢渣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墻體材料,大力發展釹鐵硼材料、納米材料、高性能陶瓷和纖維材料等。食品工業,依托特色農畜資源優勢,優先發展干鮮果蔬、小雜糧等特色產業,推進乳制品、食醋制造業等食品制造業發展。
加大扶持力度
為了加快四大新支柱產業的成長步伐,本省今年將啟動一大批重大項目。
食品工業,組織實施食品工業"百項工程",初步規劃重點推進食品工業技改項目100項。包括釀酒、食醋等優勢行業、小雜糧、干鮮果蔬等特色產品加工。總投資預計70億元,全部完成后食品工業新增銷售收入將超過200億元。煤化工產業年內力爭8個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投產;潞安集團16萬噸、晉城無煙煤集團10萬噸煤基合成油工業示范工程達產達效;培育天脊、豐喜、天澤、蘭花4個百萬噸級化肥生產企業等。機械裝備產業,推動運城通達汽車與南汽重車合作,盡快使北汽福田能夠落戶本省;建設太重煤機千萬噸級礦井大采高綜采成套裝備工程試驗中心、山西煤機超重型刮板輸送機等項目;晉機集團鐵路產品及零部件升級擴能;在運城、晉城等地實施企業汽車零部件鑄造項目技術改造,年內力爭40個項目開工建設,30個項目竣工投產。材料工業,建設150萬套轎車玻璃生產線、鍍膜玻璃生產線等;新型材料要重點建設陽泉3萬噸耐火材料、運城年產3000噸高性能釹鐵硼技改項目等。
省經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入,是保持本省經濟穩定增長、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關鍵。為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本省將加大政策和資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推進一批帶動性強的優勢項目加快建設步伐。同時,本省將嚴格控制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過度投資和盲目擴張,為優先發展的項目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