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鶴崗市委、市政府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部署,從鶴崗市實際出發,大手筆運作,將城市發展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密切結合,大力實施了以“鶴南工業新城”、“中國石墨城”和“東寶鶴蘿產業帶”為重點的“兩城一帶”建設發展戰略。為保證高起點、高標準起步,鶴崗市投入2000多萬元,分別聘請北京中元國際公司、中國建材研究院和哈工大等單位完成了發展規劃,使鶴崗市重點園區和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打造了鶴崗市發展新引擎。
以“鶴崗煤化工園區”為重點——大力推進“鶴南工業新城”建設
今年,鶴崗市以“鶴崗煤化工園區”為重點,以率先建成東部煤化工基地為目標,大力推進了“鶴南工業新城”建設。按照黑龍江省長王憲魁對鶴崗煤化工園區建設的要求,鶴崗市將興安區整區定位為工業新城,版圖由16平方公里擴大到200余平方公里,劃入4個村和6個園區。其中工業用地62平方公里,扣除現有企業用地10平方公里,還有52平方公里尚可利用,為今后新上項目預留了充足的發展空間。鶴崗市現已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了新城和園區規劃。同時,編制了《鶴崗市煤炭產業發展規劃》、《鶴崗市煤化工園區總體規劃》、《鶴崗市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煤焦化副產品綜合利用規劃》。特別是煤化工園區主要特點是空間集聚度高、產業關聯度強,其中8個煤焦化及其深加工項目均已開工,并全部分布在同一園區2.6平方公里之內。實現了布局合理,銜接緊密,上下游產業規劃設計一次完成。目前,煤化工園區已入駐36個相關企業,其中純煤化工項目16個。除中海油華鶴、龍煤東化兩個化肥項目、8個煤焦化及深加工項目外,該園區還有15個總能力為1100萬噸的洗煤項目、2個總能力為210萬千瓦的發電項目、7個總能力達8億塊矸石磚的項目和煤化工配套項目等。園區內已開工項目計劃在2013年前全部投產,預計總投資350億元,實現產值400億元,稅金32億元,其稅金將超過鶴崗市2010年市本級26億元稅收的總額。該園區已成為鶴崗“省級工業示范基地”骨干園區和“省財源建設示范園區”。同時,為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鶴崗市還在市級財力較弱的情況下,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累計完成投資4.5億多元。為解決好煤化工項目供水問題,鶴崗市投資2.28億元建設了小鶴立河水庫擴容暨引水工程,庫容由540萬立方米擴大到5800萬立方米;投資1.8億元建成了西部污水處理廠,園區日供水能力已達到8萬立方米。此外,還投入1億多元修建了園區路橋,使通園路總里程達到22公里;投資1.2億元新建了4座變電所,總容量達到15千伏安。年底前,煤化工園區力爭實現“七通一平”。
以“鶴崗石墨產業園”為重點——大力推進蘿北云山“中國石墨城”建設
眼下,雖然已是隆冬,但按照市委書記杜吉明提出的“再大干五十天務求全年各項工作必勝完勝”的指示精神,鶴崗市正在全力推進今年新開工的4個石墨深加工項目,加快了蘿北縣打造“中國石墨城”、“世界石墨谷”的進程。
今年以來,地處蘿北山區的石墨產業園區告別了往年的寧靜。仿佛一夜之間,這里成了國內外石墨行業的投資熱點。走在中國石墨深加工產業隊伍最前端的幾個大型企業同時瞄向這里,投巨資打造石墨深加工企業。4月12日,投資1.2億元的南海球型石墨項目正式開工,目前已達到生產狀態。6月份,投資額達5.55億元的3個石墨深加工項目同時開工。其中,投資1.65億元的溢祥球型石墨碳包覆和投資2.8億元的溢祥球型石墨負極材料兩個項目已達到試生產狀態;另一個是投資1.1億元的鑫順可膨脹項目的主體建設工程已完工,正在購進生產設備,預計明年6月試生產。
蘿北縣具有豐富的石墨資源,現已探明儲量6.3億噸,居亞洲第一,石墨年加工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1/5和1/3。今年,鶴崗市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鶴崗石墨產業園”建設為重點,以發展石墨新材料產業為目標,大力推進蘿北云山“中國石墨城”建設。目前,已建立省級“石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申報國家級“石墨產業基地”。
云山石墨園區規劃面積409公頃,遠景規劃800公頃。現有采選企業23戶,其中采礦企業2戶,選礦企業17戶,年采礦規模達到300萬噸、選礦能力30萬噸。目前,除了新建或在建的4戶石墨深加工企業外,還有總投資達47億元的7個石墨深加工項目正在辦理前期審批手續,爭取明年開工建設。預計,這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達47億元,達產后可完成年產值95億元,上繳利稅7.5億元。
據悉,《鶴崗市石墨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描繪出的藍圖更加奪人眼目:2015年預計球型石墨生產能力達5000噸,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達5000萬塊,天然石墨電極生產能力達5萬噸。同時,還使高純高碳石墨、可膨脹石墨等形成規模生產,石墨深加工產業實現集群發展。
以“鶴崗接替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大力推進“東寶鶴蘿產業帶”建設
今年初,鶴崗市委、市政府堅持“攜手上項目、并肩打市場、抱團求發展”的原則,加快了鶴崗區域合作建設步伐。今年4月份,鶴崗市籌備召開了鶴崗“4+1”區域合作懇談會和深入推動區域合作發展動員大會,市政府與域內幾大經濟單元的省級主管部門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區域合作發展的決定》、《鶴崗市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優惠和獎勵政策》和《關于區域合作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實施中,鶴崗市以“鶴崗接替產業集聚區”為重點,以發展非煤替代產業為目標,充分利用鶴崗市被列入國家《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以及興建鶴名公路、鶴名鐵路、名山旅游名鎮、名山第二港區等機遇,實施了以東山區、農墾寶泉嶺分局、鶴北林業局、蘿北縣為主體的“東寶鶴蘿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接替產業,積極推進“農林水游貿”五大產業項目。其中,東山區產業轉型承接區規劃面積485公頃,總投資1.3億元。目前,該園區入駐千萬元以上企業7戶,其中億元以上2戶;投產6戶,在建1戶。寶泉嶺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000公頃,總投資15億元,已被省農墾總局列為“食品工業骨干區”。目前,該園區入駐千萬元以上企業54戶,并全部投產。鶴北林業局林木綜合加工園區規劃面積80公頃,現已入駐企業2戶。蘿北綜合產業園及口岸加工區也開始規劃。現已初步建成了煤化工、食品加工、石墨深加工、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等十大園區。
鶴崗市“兩城一帶”戰略目標的實施,提升了鶴崗市產業項目建設的承載能力,為鶴崗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