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穩健貨幣政策不可能有大的松動,企業資金面不會有大的改觀。”在昨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舉行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說。
年底臨近,市場、機構紛紛對明年宏觀調控的重點、節奏等做出預測,目前看來,在國內通脹壓力趨緩背景下,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蘇放緩等國際影響,將成為未來一年我國經濟重要壓力。
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否回歸到“穩經濟”?
在出口需求下降、內需制約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穩健的貨幣政策仍將繼續執行?2012年的宏觀調控政策正走在十字路口。
明年工業增速預計放緩
《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預測,我國明年工業增速可能會繼續回落到一個適度的增長空間,“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促融合”將成為明年工業經濟運行的主旋律。
“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我國產品出口需求下降的影響,以及國內因控制物價而緊縮的社會需求,都將導致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工業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今年低1%到2%。”黃利斌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51.7%,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上升23.9%和10.1%。
“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幅度大幅上升,值得注意。”黃利斌說。
而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情況更為嚴重。在統計局抽樣的3.8萬家小微型工業企業經營狀況顯示,僅有15.5%的小微型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而在應收賬款方面,小微企業1~8月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1.6%,高出規模以上工業8.7%。
上述報告認為,在針對緊縮貨幣政策下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方面,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要“多予少取”,要把支持重點放在面向小微企業的結構性減稅讓利、規范稅費征管行為、金融服務等方面。
穩貨幣,調財政
事實上,關于下一步宏觀政策取向,在政策研究界,“穩貨幣、調財政”正在形成某種共識。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表示,在財政政策方面,國家已經適當增大財政政策力度,采取多種措施減少稅收。特別是浙江債務危機發生之后,財政一方面增加支出,一方面減少收入。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認為,鑒于明年美國與歐洲經濟的形勢,中國的外需表現料將不佳,不排除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為保持經濟穩健增長,中國應該采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拉動內需。
在他看來,在拉動內需上財政政策要更為積極,如通過稅制改革加快結構調整、持續調高工資待遇刺激民間消費,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當前經濟運行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盡管經濟增速適度放緩,通貨膨脹預期下降,但這種回落幅度加大的趨勢值得關注,要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伏,所以要把握政策出臺的實際和力度,盡量地避免政策的疊加效應對經濟產生沖擊。”黃利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