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讓繃緊價格神經的國內鋼鐵業(yè)稍稍有所松動。與此同時,隨著鐵礦石的價格的下跌,鐵礦石定價還有望出現新的“游戲規(guī)則”。
鐵礦石價格“變臉”
對于國內鋼鐵業(yè)來說,鐵礦石的價格一直都是成本的最大障礙。不過,近日這一障礙的有所“松動”。
據報道,昨日,鐵礦石現貨價跌到2009年以來的新低,最新報價130美元/噸左右,距離今年的高點190美元/噸跌去了60美元/噸。其中,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首席執(zhí)行官卡洛斯-馬丁透露,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國市場上的鐵礦石港口報價已經回落至120美元/噸,相比2010年初時的報價下跌了30%。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寶鋼股份總經理馬國強昨日表示,今年10月份開始,鐵礦石現貨價格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這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回歸。從目前國際環(huán)境和國內政策取向看,價格“應該是出現了拐點”。
三大礦山重回談判桌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表示,在10月31日召開的“2011年中鋼協第四次信息發(fā)布會上,和2009年三大礦山集體"爽約"的強勢態(tài)度截然不同,這次三大礦山表現非常誠懇,也多次提出了他們的態(tài)度與設想。
張長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雙方處于討論階段,其中包括訂貨的價格標準是參照指數還是現貨,訂貨的周期是一個季度還是半年、一年,或者建立更廣泛的交易平臺等等具體的問題,目前還在討論之中,并沒有真正啟動談判。
不過,從“強勢提價”到“主動降價”,從“集體爽約”到“態(tài)度友好”,三大礦山轉變的背后,是鐵礦石市場發(fā)生逆轉的現實。
中鋼協重推定價機制
中鋼協人士透露,目前國外礦山正在廣泛接觸客戶進行商談,在當前由供需雙方商定價格的基礎上,三大礦山都已經提出新的定價想法,但是是否成行還需要較長時間。“商討主要集中在鐵礦石定價標準是參照指數還是參照現貨,定價周期是季度、半年還是一年等模式。目前國際上也有不少呼聲,要求建立更廣泛的交易平臺。目前各種方案都尚在探討中。”該人士坦言。
鐵礦石暴利何時終結?
雖然鐵礦石價格的下降,三大礦山的態(tài)度發(fā)了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短期的大跌并不表明我們的供求關系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還需注意未來價格會否出現反彈。
另外,隨著金融資本的大量參與,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波動更趨明顯。此外,在全現貨的情況下,三大礦山對于鐵礦石市場的掌控力將進一步加強。從這一角度看,礦價大跌對中國鋼企可謂“喜憂參半”。
畢竟,國內鋼企在與三大礦山的交鋒中長期處于弱勢,如何才能改變國內鋼企的弱勢,終結鐵礦石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