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鋼產業結構受限 產能亟待擴張
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近年來粗鋼產量占世界的40%以上,而特鋼發展卻相對滯后。世界強國特鋼產量占粗鋼總量比例都在15%以上,而我國只略高于6%,在特鋼產品中技術含量較高的合金鋼占比我國僅為4.9%,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特鋼生產還以結構鋼等中低端產品為主,高速鋼、合金模具鋼等技術壁壘高、盈利能力強的高端鋼種主要依賴進口。隨著國內優秀特鋼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將會提升,業績將會不斷得到改善。
目前國內諸多特鋼生產設備只相當于國際上世紀90年代水平,生產效率低下,品種有限,在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上明顯跟不上國際步伐。隨著特鋼產業發展,設備面臨著升級換代,除了節能環保要求外,質量控制是我國特鋼行業將長期面臨的難題。另外技術水平脫節,自身技術研發能力不足且技術進口減弱,實驗室研發產品轉化時間過長等,都影響著特鋼的產能擴張。
應用領域廣泛 特鋼潛力巨大
特鋼按用途可分為結構鋼、軸承鋼、工具鋼、模具鋼、彈簧鋼、冷鐓鋼、特種合金等。結構鋼用于各類工業機械傳動件、緊固件、結構件等,軸承鋼用于生產機械用滾珠、軸承和軸承套,工模具鋼用來制造各類切削刀具、刃具、量具及模具。特鋼對質量及性能的要求十分嚴格,使其產品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核能、軍工產品等特殊領域。
汽車、機械是特鋼的主要下游行業,其中汽車約占35%,機械約占24%,是特鋼行業最主要的兩個需求市場。汽車行業是特鋼目前最重要的應用領域,特鋼占比超過60%。以機械行業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是國民經濟重大的基礎性產業,是特鋼消費的大戶,同時也是過去拉動特鋼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目前很多大型成套裝備制造的整機制造水平已達到世界一流,但關鍵配套零部件受限制的現象非常普遍,零部件自主化將促使相關材料開發加強,特鋼行業將受益。
新材料為動力 產業提升裝上引擎
高品質特鋼作為新材料重點領域之一,享受到其他新興產業帶來的巨大拉動效應,未來國內特鋼企業的發展趨勢應是加強研發,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生產能力,尋求進口替代。“十二五”期間高性能特鋼作為獲得重點支持的六類新材料之一,成為促進特鋼子行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
高端裝備制造是未來驅動高端特鋼發展的核心動力。“十二五”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上升到國家產業戰略層面,飛機、高鐵、海工、能源等總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萬億,高端特鋼市場需求將全面提速。同時高端制造的國際需求也將同步提升,我國高鐵、電網、風電等的建設成果吸引了全世界目光,國際市場大門也隨之敞開。未來中國高端制造走出去的步伐會不斷加快,特鋼行業必將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