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鋁業公司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峰會”在哈爾濱召開。會上,有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就有色金屬發展趨勢等相關問題做了精彩的演講。
在首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召開之際,同期召開“2011中國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峰會”對推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全球經濟大環境變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產品產量的增幅放緩,產業發展向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轉變,利潤進一步向擁有資源、能源的企業集中,固定資產投資重點向西部地區轉移的態勢明顯。
當前,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國內精煉銅產量457.3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24%;原鋁產量1619.4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40.1%;精煉鉛產量419.9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44.7%;鋅產量516.4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40.5%。2010年國內精煉銅消費量680萬噸,約占全球消費量的35.1%;原鋁消費量1650萬噸,約占全球消費量的41.5%;精煉鉛消費量395萬噸,約占全球消費量的42.2%;鋅消費量485萬噸,約占全球消費量的38.8%。有色金屬材料和新材料產業發展取得很大成績,鋁板帶1+4熱軋技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高性能內螺紋銅管制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半導體用8英寸硅拋光片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數控加工設備用硬質合金刀具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具備了與國外先進企業競爭的能力。
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有色金屬工業大國,但距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強國還有一定差距,在新材料開發領域與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存在明顯差距,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關鍵支撐材料尚無法完全立足國內保障。依靠科技創新,大力開發新材料,在一些重點材料領域取得突破,形成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道路,建設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