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24日,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金屬加工雜志社和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1先進制造與工具創新應用研討會(簡稱AMTIS2011)暨“精密工具創新平臺”科技重大專項交流會在中國硬質合金之都——湖南株洲隆重舉行,記者為此次會議做了全程報道。
近年來,國際刀具巨頭紛紛提出了“為用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口號,即從單純的刀具生產、供應,擴展到新切削工藝的開發及相應的配套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開發,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我們也欣喜地發現,國內工具企業也開始重視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的理念,部分企業也開始有了具體的行動。但相比來說,總體感覺國內企業在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能力和水平上還有一定差距,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高檔數控機床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盧秉恒在會議上指出:我們不能只看到產值的差距、產品的差距,更要看到企業機制的差距。國外的產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的支持。像刀具行業,它從材料開始就有就有很多數據和很多人研究。在制造過程中都有檢測,很多的檢測裝備不是從市場上買來的,而是他們自己研發的。每個產品每道工序,都有大量的檢測數據。他們是將這些數據作為銷售產品的支撐。國外銷售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整套的技術,而我們僅限于銷售單個產品,說不清其中的數據。國外研發產品,每次開會,每次調研,都會有很厚的報告。我們國內只是把圖紙當作技術資料,其他都不是。所以我們在產品研發的理念上還是有差距的。國外公司有很多專利作為技術保護,而國內企業雖然也發明了很多技術,但沒有申請專利去保護。這個方面,盧秉恒認為“產學研”結合有很大的作用。大家對“創新平臺”的理解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目標,希望工具業創新平臺能給大家做出表率。希望通過“創新平臺”不僅可以團結大家一起攻克一些技術,而且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機制,以研發支持產品發展,以雄厚的資料做產品,以整套解決方案取代單純地賣產品,來形成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良性循環之路。
專項2011年加大了對刀具的支持力度,2009年、2010年對刀具技術研究方面的支持是每年幾千萬,2012年將達到1億多元,這說明了我們非常重視重大專項這個工作。
縱觀現在整個趨勢,我們國家現在是世界制造第一大國,由于有很大的市場,我們對刀具裝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總結我們國家的制造業我認為分為三個浪潮。第一個浪潮就是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時做家電制造業。第二個浪潮是汽車制造業,中國20年前是無法自主做汽車的,但隨著國內人均收入的增高,市場旺盛的需求拉動了國內整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第三個浪潮是我們現在正面臨的飛機制造。無論是汽車還是飛機對我們基礎制造裝備的拉動都非常大。盧秉恒相信在這個大環境下,中國的機床刀具都可以很快地發展。我們企業不光有了好的裝備作為生產基礎,還要重視有成長的基礎。以企業為主體,真正、認真地考慮研發,雖然項目和資金并不多,但可以以重大專項作為杠桿進行企業的自主研發,這就是我們的希望。相信我們中國的工具企業能夠很快地健康發展,能夠走進國際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