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雞西市委書記許兆君在恒山區調研時強調,要充分發揮雞西市石墨資源的絕對優勢,大力解放思想,快速轉變觀念,調整結構,加快發展,振興經濟,努力在“十二五”期間把雞西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石墨之都”。
許兆君在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叢祥榮和副市長邵國強陪同下,首先視察了恒山區豐樂佰金源煤礦和煤礦安全生產稅收監控中心,詢問煤礦安全管理、安全設施和煤炭生產的相關情況,叮囑恒山區要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管,確保安全生產。
2008年入駐雞西(恒山)石墨園區的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資6600萬元建設的年產5000噸高純石墨一期工程項目,已于去年10月建設完成并進入試生產階段,今年4月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今年二期工程計劃投資6000萬元,建設年產5000噸球形石墨和2.4億克拉金剛石生產線。許兆君詳細了解了當前石墨的儲量、品位、開采量和深加工等有關情況后,對該企業負責人說,規模就是效益,速度就是效益,要擴大規模,搶占商機,用辯證法追求回報率,用長遠韜略做百年企業。
聽取了恒山區全面工作匯報后,許兆君說,就一個城市的總體發展而言,不但要規劃城市的建筑品位、檔次、色彩,還要規劃產業發展。恒山區是典型的“兩黑”經濟,煤炭和石墨為恒山區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石墨儲量占全市的70%。在經濟發展定位上,恒山區就要把石墨產業放在第一位,把煤炭產業放在第二位。他反復強調,石墨是我們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亮點、是希望、是前景,是公關和努力的方向。我市有亞洲最大的石墨儲量、中國最大的石墨加工量,儲量最大、潛力最大、市場最大,這是雞西經濟實現快發展、大發展的最大優勢之所在。為此,我們要把石墨產業鏈拉得最長,石墨項目做得最好,把石墨品牌叫得最響,生產最有影響力的石墨產品。
許兆君強調,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定準目標,那就是要把雞西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石墨之都”。要瞄準這個目標,發展中國最大石墨產業,建設中國石墨產業鏈最長的加工基地和中國最完整、最高端的石墨產業園。目標定了,就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今年要有突破,三年初露端倪,“十二五”期間,使石墨產值達到200個億,實現稅收30個億,使雞西成為中國“石墨之都”。市發改委、工信委要跑省進京,全力做好對上爭取工作,要抓緊做好中國“石墨之都”規劃的可研、報批(核準)、招商和引資等大量基礎性工作,既要對現有的石墨資源進行整合,也要對現有的企業、市場和產品進行整合。要圍繞石墨產業大招商、招大商,多招幾家10億元、幾十億元的大項目,把石墨產業做大做強。在這件事情上,全市上下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堅決拿下這個“山頭”,把中國“石墨之都”這個品牌叫響。
許兆君還就做好煤礦安全生產,搞好城市建設規劃,增強旅游地和品牌注冊意識,發展高檔農業、立體農業、反季節農業、設施農業以及民生工程,提高群眾增收致富能力和水平、抓好換屆和黨建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