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能光伏技術不斷發展,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如今,太陽能光伏發電已經不再昂貴,哪怕是在盛產石油的海灣地區也是如此。對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來說,比起石油發電,太陽能發電已然成為一個更好的選擇。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報道,太陽能發電將在海灣地區逐步取代石油發電,這樣既能節省開支,還能提供更多石油銷售到國際市場上,可謂一舉兩得。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在2010年降到歷史最低的每瓦3.14美元。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趨勢在2011年得到延續。據預計,2011年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價格有望降至每瓦2.73美元。對于海灣地區來說,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來替代石油發電的時機已經成熟。根據BNEF的報告,如果全球石油價格2030年達到每桶163美元,那么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將給GCC帶來9.4%的內部收益率。即便2030年石油價格維持現狀(實際上這幾乎不可能),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內部收益率也有4.6%。
對于中東國家來說,使用太陽能代替石油發電僅僅是第一步。從長遠角度看來,他們不僅要用太陽能發電自給自足,還要用于出口。在埃及,已經有數個太陽能聚熱發電(CSP)項目正在建造中,約旦也計劃和以色列合作發展CSP項目,阿聯酋也正在醞釀一個超過100兆瓦的太陽能項目。許多中東國家都紛紛推出太陽能發電項目,這其中最為積極的是埃及。埃及2012年能源規劃中有超過100兆瓦的CSP項目,2018年到2022年CSP項目規模可達2550兆瓦。
盡管如此,由于石油已經在這個地區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太多年了,雖然許多富產石油的中東國家都承諾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但提出的目標都不太高,實施起來也并不積極。阿聯酋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電力供應比例達到7%,作為中東地區最為發達的國家,這樣的目標顯然有些寒酸。就連埃及都提出到2020年20%的電力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雖然目前埃及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發電來自水電,但太陽能、風電將會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主要增長點。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除了石油,充足的日照也給了這個地區發展太陽能的優良環境。另外,中東地區同樣擁有可以用來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硅。因此,中東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太陽能光伏生產基地。阿聯酋的馬斯達計劃中就已涵蓋了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相信該地區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也會隨之迅速發展,成為太陽能光伏領域的生力軍。
提到中東地區的太陽能發展,另一個值得關注到便是由日本和突尼斯合作的“撒哈拉太陽能孵化項目”(Sahara Solar Breeder Project)。2010年底,日本和突尼斯政府簽署協議,將在可持續商業項目上展開合作,共同開發突尼斯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撒哈拉太陽能孵化項目”雄心勃勃,希望在2050年之前滿足全世界一半的電力需求。撒哈拉沙漠里競相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場的原因很簡單:撒哈拉沙漠能夠接收大量的太陽光,并且與主要的能源消費地區歐洲相鄰。有效利用太陽能可以幫助人類擺脫化石燃料。
不僅如此,沙子中含有的硅也是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的基本原料。以建設能夠從沙子中生產可用硅的制造工廠為起點,“撒哈拉太陽能孵化項目”將利用可用硅制造 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更多的能量,用于將更多的沙子轉換為硅。在理論上,這種自我供給和建設的進程可以持續數十年。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整個撒哈拉沙漠里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就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將當地資源制成太陽能發電設備,用于生產更多的可再生電力。很難再想象一個比這更好的可持續商業模式了。
由此看來,對于海灣國家來說用太陽能發電來替代石油發電確實好處多多。不僅省錢,還能“解放”出更多石油用于銷售。BNEF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里布萊克曾公開表示,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中東地區即將迎來大規模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的熱潮。成本的不斷下降會幫助太陽能光伏發電迅速打開中東電力市場。對于這個擁有充足陽光、土地以及沙子的地區來說,不發展太陽能光伏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但是,這條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想要改變現狀,還面臨著許多挑戰。想要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對于這個擁有天時地利的地區來說,最重要還是各國政府能否認同這種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畢竟,對于石油的認同感和依賴不是這么容易就能改變的。而目前中東北非地區的政局動蕩恐怕也會給太陽能光伏在中東地區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