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寧津五金機械產業,通過政策激活、龍頭帶動、放手發展產業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提升了產業核心競爭力
寧津訊(尤炳君王猛)創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華豐機械有限公司,如今仍是生機勃發。從去年開始,他們新開發的木工用專用機械已達到十大類、40多個品種、300多個規格,不僅有效滿足了縣內家具制造業的需求,而且出口到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他們開發的新式紡織機及配件,成為全國各大紡織行業的首選產品。在華豐帶動下,時集鎮桑莊村130多戶人家,搞機械加工的企業就達到70多家,帶動起周邊十幾個村莊的近30多家配套企業。
作為寧津“老牌”產業的五金機械業,興起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30多年風風雨雨,逐步擁有了比較成熟的市場,培養出了一大批懂管理、懂市場、懂技術的企業家隊伍,但是產業內部仍存在著活力不足、單體規模小、帶動能力不足等實際情況。從去年開始,該縣先后出臺加快五金機械產業發展的規劃和優惠扶持政策,并根據實際情況,將五金機械制造業分成機械制造業、五金制品業和電梯及配件3個子產業,實行了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工作方針,即根據3個子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實際需求,由不同的職能部門對口扶持,對癥下藥,重點突破。如根據電梯及配件產業亟需提升產業檔次的需求,由縣質監局進行對口扶持,僅去年一年就有6家電梯生產企業通過了國家電梯質量檢測中心的檢測,獲得了整機生產許可證,使整個產業得到大幅度提升,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整個產業產值比上年提高了10倍。縣民經局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全面啟動了申辦“中國五金機械產業城”工作,經過國家工業聯合會多次現場考察、驗收,終于在去年底獲得了這一區域特色稱號,對進一步提高五金機械產業的知名度、促進產業提升,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多措培植龍頭企業,促其迅速發展壯大。圍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管理、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困難,該縣先后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家和省科研院所聘請了近百位專家教授,對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與培訓,與山東理工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10名專家成為“雙休日工程師”,定期到企業指導。同時,該縣成立了8個工作組常駐企業,隨時隨地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該縣還創新實行了“雙薪雙管”人才招用機制,從去年以來,共有600多名本科及以上大學生落戶該縣企業。該縣拿出5000萬元作為企業流動周轉金,用于及時緩解企業的困難。在這些措施促進下,一些龍頭企業迅速成長起來。美華工業開發的偏心高性能蝶閥產品獲得國家專利,年產值達到5億元,納稅超過千萬元。中亞車業兩年內兩次擴大規模,年產燃油三輪車由原來的5萬輛提高到30萬輛。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放手發展產業基地。為促進產業基地建設,該縣采取了放手發展的辦法,創業初期一年時間里免收一切稅費,并通過座談會、現場交流會等形式,積極促進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的合作,有效促進了產業基地的迅速發展。桑莊村眾多機械加工戶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以前是找客戶、找市場,而現在是客戶找他們,加工的活兒不僅利潤高,而且忙不過來。在大曹村更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機械加工戶迅速增加,一年的時間新增個體加工戶30多家,全村機械加工戶達到60家。張菜、王菜、孫初、王莊、油房李等多個村莊,家家搞起了機械鑄造、機械加工生產。據統計,從去年以來,全縣新增機械加工專業村28個,新增機械加工戶1200多家。
目前,全縣五金機械產業已擁有龍頭骨干企業22家,產品涉及汽車零部件、工業閥門、電梯及配件、鐵路器材、健身器材、農用機械、工程機械等30多個領域,擁有國家專利、省著名商標等10余項,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28億元,今年預計可達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