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樣,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有各種條件,其中就包括誠信環境。誠信既可以立省,也可以強省。
首先,誠信是經濟軟環境的最核心內容。經濟發展需要好的環境,包括硬環境與軟環境。硬環境往往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離發達地區的遠近,土地的面積等,很難在短期內改變。而軟環境則是多變的,因人而異,可塑性大,最關鍵的一點是取決于本地市民與政府的表達,大家常說的“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就是這個道理。有的地方投資硬環境并不好,但是通過軟環境的優化填補了缺憾。相反,如果硬環境很好,而忽視了軟環境的建設,硬環境也無法發揮作用,未免太遺憾。當然,如果硬環境好,軟環境也好,那就是錦上添花。
其次,誠信會增加無數的商機。外來投資者并不愿意與不講誠信者合作。一個地方的官民都講誠信,那么就會名聲遠播,遠近流芳。在湖北鄂州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國原本沒有金剛石刀具,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某研究所一位專家研究出了這種刀具的材料配方。一次,這位專家的巨款在火車上被盜,同車的轉業軍人張忠明見義勇為幫其追回,不取分文酬謝。專家深受感動,將金剛石刀具配方無償給了他。1983年,張忠明利用專家配方研制出我國首件金剛石刀具。截止到去年底,鄂州市金剛石刀具產業集群共有企業412家,銷售額38.36億元,利稅達2.34億元。如果當年張忠明不是見義勇為、誠實守信的話,就沒有這個“中國金剛石刀具第一鎮”。
第三,誠信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誠實守信,企業之間的誠實守信,必將帶來全社會的和諧與美滿。企業帶來的誠信,是企業生產價廉物美產品的重要前提。因此,湖北要成為“幸福之地”,武漢要成為“幸福之城”,誠實守信是客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