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最南部,是一個以壯族民族文化為特點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建制。當地的陶瓷產業亦正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展現在人們面前。廣西的陶瓷業歷史較為悠久,也曾是中國陶瓷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承接廣東建陶產業轉移的大潮中,作為有著“兩廣”天然的親緣紐帶的廣西,雖坐擁西江黃金水道和貯量豐盈的陶土原料,卻并未做到先知先覺,反而遲了半拍,錯失了一輪重要的發展機遇。但也恰恰正是當初的這種“錯失”,成就了其今天所具備的后發優勢。
記者通過資料整理后發現,目前,廣西陶瓷產業已形成了日用、建陶、衛生、工業、藝術陶瓷等綜合陶瓷品種,發展勢頭強勁。記者通過電話就廣西產區的主要陶瓷生產基地做了一些了解。
北流
廣西北流市是玉林市所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桂東南,毗鄰粵西,以中國日用陶瓷之都聞名。北流有1000多年生產陶瓷的歷史,全市有陶瓷企業5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年產日用陶瓷超10億件,產品90%以上出口,暢銷歐美、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新興的陶瓷產區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國日用陶瓷行業的四大產區之一。據了解,北流市的陶瓷有如下兩點比較突出的優勢。
交通便利,運輸方便
北流做大做強陶瓷產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北流是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西靠黎湛鐵路和桂海高速公路,境內國道324線玉容一級公路橫貫東西,連接廣東水東港和廣東高速公路網的北寶二級公路縱穿南北。建設中的南(寧)廣(州)高速公路、洛(陽)湛(江)鐵路經過北流,并在北流設有火車客運站、貨運站和多個高速公路出口。從北流出發,2小時可達南寧、北海,4小時可達廣州,5小時可達珠海、桂林。北流還形成了鎮鎮通硬化公路、村村通四級公路的現代化交通大網絡。
成立商會,促進陶瓷發展
為使北流日用陶瓷發展得到更好發展和提升,北流市規劃建設了陶瓷工業園,對北流陶瓷產業科學規劃和引導,廣西玉林市陶瓷商會正式掛牌成立。成立陶瓷商會對于提高玉林市陶瓷產品的質量,形成區域品牌效應有著重大的意義。
北流將抓住歷史性的機遇,努力把經濟發展融入泛北部灣地區并延伸到東盟國家。因此,非常應該做大做強陶瓷行業。當地政府均將發展陶瓷產業作為發展本地產業的重頭戲。
賀州
賀州原稱賀縣。賀州陶瓷歷來以“平桂陶瓷”著名,陶瓷產業發展形勢喜人。賀州陶瓷產區生產的晶瑩潔白的小瓷碗,以及令人愛不釋手的陶瓷工藝品,精致典雅的園林瓷器。走進賀州平桂管理區黃田鎮新村,琳瑯滿目的各種瓷器讓人贊嘆不已。這是“平桂陶瓷”產業發展形勢喜人的一個縮影。
當地陶企的負責人還告訴記者,該管區還積極引導企業在延長陶瓷產業鏈上做文章,借助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賀州溫泉、玉石林等旅游景區的人脈旺氣,大力發展旅游紀念瓷器、賀州特產外包裝瓷器等,在各景區及土特產市場等設點銷售,這些精美的瓷器已逐漸成為各地游客“賀州一游”所喜愛的標志性紀念品。
據了解,目前在該管區的黃田鎮已形成新村、清面村、浩洞村等3個陶瓷專業村,陶瓷產業已帶動5000多群眾走上“以瓷致富”的陽光大道,有力地促進農民的增收致富。
桂平
根據資料顯示,2008年年底,廣西桂平靈海陶瓷工業園建設項目啟動。靈海陶瓷工業園專用碼頭選址建設中的廣西靈海陶瓷工業園專用碼頭的郁江岸線,廣西靈海陶瓷工業園專用碼頭建設規劃要盡快啟動,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提供必要的技術服務。廣西靈海陶瓷產業項目是貴港市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大成果,計劃投資250億元在桂平建設集約化建筑陶瓷產業基地。
藤縣
廣西藤縣隸屬梧州管轄,目前藤縣正在依托西江“黃金水道”構筑立體交通格局,著力打造華南最大的建筑陶瓷產業基地。近年來,藤縣縣委、縣政府結合該縣資源優勢、區位和交通優勢,提出建設陶瓷產業示范基地的目標,并在藤州鎮潭東村規劃項目用地,大力引進廣東佛山等地的陶瓷企業,目前已有廣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入駐基地。
由廣東高明吉利陶瓷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立的廣西新中陶陶瓷生產基地是該縣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高嶺土資源引進的大項目。工廠選址在南梧二級路與藤新二級路交叉處,廠房用地面積966畝,建設布局為原材料倉庫、球磨車間、窯爐生產線車間、成品倉庫等,主要產品為中高檔建筑墻地磚。
幾個月前,記者遠赴廣西來賓,參加某知名陶企在來賓生產基地的開工奠基儀式。作為業界中的一匹黑馬,該企業在藤縣的一期項目于一年前剛剛投產。此次溯西江而上,再次沿西江黃金水道布局,在來賓投下巨資,將建一個年產5000 萬平方米瓷片生產線的項目。春江水暖鴨先知,各個陶瓷名企在廣西的大手筆投入,不能不令人尋味。
天時、地利, 鑄造輝煌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廣西還擁有作為進軍東盟的橋頭堡的地利。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自貿區。中國和東盟10國,涵蓋近19億人口和14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市場區域。自貿區可以實現貿易、投資的全面自由化。自2010年1月1日自貿區正式建成那一天起,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就從之前的9.8%降至0.1%,而東盟6個老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將從12.8%降低到0.6%,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也將于2015年實現90%商品零關稅的目標。
另外,據有關人士透露,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異軍突起,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區域板塊之一。眼下,我國陶瓷產業雁陣式的轉移雖高潮已過,但遠未接近尾聲。尤其是在低碳節能的大背景下,游牧式的陶瓷產業遷徙開始變得理性。而便捷的水運優勢,充沛的電力保障,豐富的陶瓷原料(廣東的生產原料大多是從廣西運過來的),還有兩廣地緣的優勢,再加上當地政府的鼓勵政策推力,東盟市場的拉力,廣西西江黃金水道陶瓷產業帶有望快速形成。被激活的廣西憑借其不可比擬的后發優勢,將會實現從“寒極”到“熱土”的大轉變,大崛起,從而成為陶瓷重要基地。
風景這邊獨好!人們期待,廣西陶瓷產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當地政府和企業也正聯手合作,規劃布局,廣西產區勢必重磅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