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全球矚目。我國的彩電、洗衣機、機床、汽車等眾多產品居世界產量第一位。顯然,中國已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制造大國”,可與此對比,中國馳名世界的品牌鳳毛麟角,離品牌強國還有一段距離。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常務秘書長羅百輝指出,面對21世紀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中國企業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只有通過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強勢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品牌強國。
中國品牌建設的環境解析
1、政府
溫家寶總理講:“我們要從實現國家繁榮昌盛的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出發,鼓勵我國的優秀企業爭創世界頂級品牌。”一元錢的品牌和文化投入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回報?答案是227倍。企業要想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就應該搶占品牌這個制高點。
2、行業
據胡潤中國品牌榜顯示(包括《2010胡潤品牌榜》和《2010胡潤民營品牌榜》):房地產、金融、煙酒、服裝和家電制造行業誕生了65%最有價值的中國品牌。其中房地產21家,金融18家,煙草13家,服裝11家,酒、家電制造8家,信息服務業6家。制造類以及一些國家壟斷行業對品牌建設重視不夠,僅僅停留在產品層面,沒有將產品上升為品牌。
3、企業
中國的企業家們不能再小富則安地飽餐世界品牌遺留下來的殘羹剩菜,老老實實地做著來料加工的OEM事業。合格的領導者要努力成為行業的領先者,要用夢想去激勵員工,跟員工分享未來。所以,中國的企業家需要有一個作百年品牌的夢想和野心,要從OEM轉變成OBM。企業經營的最高修煉就是品牌經營。以無形駕馭有形,以品牌駕馭資本。品牌戰略是企業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差別利潤與價值,其本質就是創造差異化競爭戰略。
4、咨詢機構
美國的品牌發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擁有上百家專業的品牌咨詢服務機構。而中國的品牌咨詢機構不到20家。美國上市企業中70%進行了品牌建設。而中國的上市企業中只有不到10%進行了品牌建設。這就是差距。
目前中國企業對品牌國際化存在認識誤區,主要表現在: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追求政績,對于企業做大做強品牌危害不小。評價體系不完善、不科學。荒唐到了出錢可買獎,錢多獲大獎,錢少拿小獎的地步。消費者品牌意識和傾向沒有得到有效引導。出現盲目的崇拜洋品牌、輕視民族品牌的現象。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常務秘書長羅百輝分析認為,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提出了品牌建設的要求,但沒有具體的實施措施和扶持計劃。企業對品牌的理解淺薄,僅僅認為是產品打廣告,企業家個人到處演講。我國真正的品牌企業為數極少,目前品牌前20家集中在資源類的中央企業。很多以資源堆積的企業在規模上是巨人,但在本質上是品牌的侏儒。我國的品牌出口能力弱,多為初級產品,單一的作貼牌產品是目前存在的狀態。各部門協調不力,導致品牌保護不力,市場上假冒品牌多,打假難度大;不注重品牌危機公關,重大問題上,突破做人的道德底線。
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五金企業營銷轉變
“中國制造”的五金產品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的關鍵在于缺乏產業品牌和創新,很多五金企業的“老字號”境遇不佳,數十年不進行技術革新創新、沒有自己的品牌是其關鍵因素。縱觀我國五金市場,競爭已臻白熱化,以惡性價格戰為主要競爭手段,以降低價格來贏得客戶,鮮有品牌集中度。在國際市場上,更是缺乏競爭力,競爭優勢日益削弱。如何才能把中國的五金制造業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常務秘書長羅百輝指出,中國五金業要從一個世界制造大國變成品牌大國有一段艱難漫長的道路要走,只有找準制約中國五金行業品牌發展的瓶頸和突破口,才能提高競爭力。我國五金企業要做的就是,適應汽車、家電、船舶業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高門檻這種需求,實行產品升級,拿出過硬的產品來。也就是說,我國五金企業要在終端市場上勝出就必須進行研發創新,就必須樹立自己的品牌。
有人也許會認為:五金是比較低端的產業,我們是小企業,沒什么可以創新的,無法做得很高端、很環保,要樹立品牌更難。那么,我們看一下臺灣地區的五金企業,規模大多也很小,但目前卻成為五金工具制造的強者。這是為什么呢?羅百輝分析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品牌價值高低的關鍵因素在于一個國家“產業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品牌產業化的程度。臺灣地區的五金企業不管多小都很重視技術投入,都很重視產品的品牌和質量。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品牌產品,也是強勢品牌。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還是要啟動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過去出口主導推動的增長方式。我國五金產品的生產,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品牌和創新是關鍵。
在中國汽車緊固件領域,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中國市場上已成為世界緊固件巨頭們的饕餮大餐。如今乘用車,引進品牌的汽車占據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80%以上。而這些高檔車的知名品牌均在國內生產線上裝配,而車上的緊固件竟有60%以上是進口的。據了解,我國出口的普通標準件在國際市場上只賣1200美元/噸,而進口的一些高等級緊固件卻要8000-10500美元/噸,相差7-8倍。在引進的汽車車型中,外國投資商出資30%,擁有約50%的股份,卻拿走了70%的利潤,而中國企業只能拿到30%的利潤。這當然與這些緊固件產品的知識產權歸屬外方有關,而還有一部分的客觀原因,是我們的緊固件產品和制造質量穩定性方面確實存在一定問題,還有品牌因素。又如中國泵閥行業,溫州市泵閥行業協會會長黃作興曾這樣比喻說:“以前一火車皮的閥門拉出去也就賣100萬元,現在2個閥門就能賣100萬元。科技含量的提高,會使企業利潤大幅提高。”所以,不斷加大技術革新創新也是中國五金業不能回避的課題。
在衛浴品牌營銷方面,國內企業不斷求新、求效,除了廣告投放、渠道網絡、終端銷售仍然是關鍵外,互聯網營銷成為一大重點,一些企業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上市的步伐,在資本層面獲得進步;同時一些企業會不斷強化品牌定位的差異化,比如在區域市場的劃分、中高端的劃分等。
1、房地產調控將影響衛浴產品銷售
近些年,我國的房地產業備受老百姓的關注,房價的壓力讓房地產業充滿泡沫。面對此種現象,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進行調控,而在近期,“限購令”又再次出臺,這也將意味著住房的銷售將受到一定影響,當然這主要是針對限購令較為嚴厲的城市,與之相關的衛浴行業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2、環保節水將成為時尚
對于低碳環保成為潮流的今天,衛浴業也面臨著改革。在2010年,一些比較有遠見的企業就已經推出一系列的節水產品,如澳斯曼的無縫馬桶。進入2011年,環保節水的趨勢將更為明顯,新的技術會不斷出現,尤其是“中國衛浴十大品牌”榜單上的主力企業。
3、消費者由“感性消費”轉向“理性消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衛浴品牌推廣的大眾化,消費者原本對衛浴行業不甚關注的現象漸漸得以改觀。消費者對衛浴產品的關注度增高,也就使得其對衛浴產品知識慢慢了解,原本的“模糊消費”漸漸清晰,摒棄傳統的只注重外觀、款式,變為注重品質、品位。
4、品牌成主要競爭力
隨著消費者由“感性消費”向“理性消費”的轉變,他們的品牌意識也漸漸加強,品牌成為他們選購衛浴產品的首要因素,2010年澳斯曼衛浴、金牌衛浴、阿波羅衛浴、申鷺達等十大衛浴品牌的熱銷就證明了這點,這也導致衛浴產品的品牌附加值增大。而同行業的競爭主要就是品牌的競爭,淘汰低檔品牌,進軍高檔品牌,這是一種必然。在“中國衛浴十大品牌”行列中,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了行動。
5、營銷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營銷模式效率正逐步降低,發展新的營銷模式或者新營銷模式與傳統營銷模式結合,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在這種轉變中,除了系統化的整合營銷受到關注外,互聯網營銷的優勢不言而喻,F4話題整合營銷、FEA網絡整合營銷、FEAVA飛舞整合營銷傳播等新型營銷實戰體系將贏得非常廣泛的應用。十大衛浴品牌也紛紛涉足網絡營銷,澳斯曼衛浴、金牌衛浴、阿波羅衛浴、申鷺達、恒潔衛浴等多家品牌已經在網絡整合營銷傳播上邁開了步伐。
我國的一線衛浴市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衛浴市場產品的不斷升華與突破,衛浴企業的不斷發展,開拓市場是很有必要的,中國的三四級市場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瓷磚下鄉也成為熱門話題,企業紛紛采取行動,進軍農村市場。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首先要了解三四級市場的特點,才能做好三四級市場,否則一切行動都是盲目的,當初倪潤峰家電下鄉運動以失敗而告終,就是草率行動的結果。要攻取三四級市場,就要從市場調研開始。聞名于世的麥肯錫咨詢公司經過調研以后發現在很多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城鎮,卻生活著數億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他們是未來十年重要的發展機遇,但是跨國公司和大部分國內生產耐用消費品的企業同樣都忽略了這個市場。其實這些小城鎮的家庭收入總量已經比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總和高出約50%,而且在今后20年內,小城鎮中年收入超過3.5萬的家庭每年將增加760萬戶,比城市增長速度還快。企業還忽略了一個重大的機遇,即小城鎮中潛在的富裕家庭,所謂潛在意味著這個市場尚未被開發出來。企業往往不關注這些小城鎮,認為這些地方太窮,其實雖然這些地方有2000萬家庭收入比較低,但調查發現這些地方平均月收入為1400元的達4300萬個家庭,他們是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另一個潛在富裕群體,平均月收入為3800元的家庭數量達3500萬個,在中國這種收入水平的家庭不僅有能力購買生活必需品,還有能力購買一些奢侈品,而且這個潛在富裕群體的收入已經接近中國一線城市的月收入4300元的水平,因此這個群體是企業首要的目標顧客,而中國小城鎮中的主流群體也構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市場。
那么中國小城鎮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和大城市又有什么區別呢?因為前者對企業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市場,了解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對制定企業品牌發展戰略和營銷方針至關重要。在小城鎮的潛在富裕群體中,年輕人比例比大城市高,18~34歲的比例占55%,其中1/3至少受過大專教育,因此小城鎮的富裕群體具有獨特的消費需求和特征,他們消費比較理性,不會像城市富裕群體,講究刺激興奮,例如小城鎮的富裕群體不會像城里人一樣,花幾百元或者更多錢去聽一場音樂會或者去夜總會,大部分小城鎮的富裕群體更注重生活的穩定性,有了錢首先想到建個安樂窩,而不是高消費,這就給家居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商機。
綜上所述,品牌和創新可謂中國五金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法寶。中國五金企業應該在這兩方面下功夫,以圖早日做大做強,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