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11日從權威渠道獲悉,相關部委已經制定規劃,旨在推動減輕商貿服務業稅負。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為商貿服務企業帶來重大利好。
規劃建議,逐步將增值稅免稅政策由鮮活農產品生產擴大到流通環節,讓農產品流通企業也能享受農產品惠政;降低餐飲等商貿服務行業稅負,將營業稅由5%恢復到4%,有條件的將逐步改征增值稅。
“中央已經明確提出下一階段將擴大增值稅范圍”,全國政協委員、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這一重大事項一旦實施,意味著我國在結構性減稅方面又邁出一大步,即減少第三產業經營主體的稅負,鼓勵產業升級換代,鼓勵第三產業。
服務業力推結構調整
一葉知秋。就整個現代服務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而言,商貿服務僅為其中一環。
記者獲悉,“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和重點領域改革規劃已在編制,其中成型方案已報送國務院審批。規劃將在財政、金融、稅收等多方面給予現代服務業更多支持。
截至目前,在我國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超出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最高值的同時,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不僅低于中等收入和發達收入國家,甚至低于低收入國家。
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3%,比2009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提到,要加快發展服務業,并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提升到“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的高度。
《建議》還特別指出,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旅游業。
“服務業將迎來難得機遇。”社科院財貿所服務經濟研究室主任夏杰長分析稱,宏觀政策環境有利于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國際轉移的深度和廣度將加速拓展。與此同時,明顯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也進一步拓展了服務業發展空間。
“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將迎來服務經濟時代。”夏杰長說。
痛下決心改革營業稅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業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2005年至2010年,服務貿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增長是逐年降低的。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一五’規劃中服務業指標未達標的問題,這與營業稅改革不到位密切相關。”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必須痛下決心,改革營業稅。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服務業發展也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建議,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大力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這不僅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
對于營業稅改革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也提出,要通過減免營業稅來大力扶持服務業的發展。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民建中央副主席張少琴建議:加強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法制建設,創造有利于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財稅等政策環境。
對此,《建議》已經提到,在“十二五”期間要建立公平、規范、透明的市場準入標準,探索適合新型服務業態發展的市場管理辦法,調整稅費和土地、水、電等要素價格政策,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