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平能化集團戰略重組兩周年之際,從該集團傳來消息,截至12月6日,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01億元,提前實現2010年營業收入超千億目標,成為我省第二家超千億企業。
“一年來,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成功實現了千億跨越。下一步,我們將加快發展,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早日挺進世界500強,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團,勇當中原經濟區建設排頭兵。”中平能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梁鐵山說。
發展循環經濟,提升發展質量。該集團強強聯合后,合理配置有形和無形兩個資源,形成了“4+5”產業體系。在煤炭主業上,該集團立足于提高裝備的機械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安全投入,在去年新上28套綜采設備的基礎上,新上10套綜采設備,7套懸移支架,綜采機械化程度達90%以上。實施質量成本雙浮動考核,提高了經濟效益。
同時,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該集團尼龍化工、煤焦化工、煤鹽化工、煤電、現代物流、高新技術、建工建材、機電裝備等產業板塊競相發展。今年以來,首山200萬噸焦化、萬噸中低旦工業絲、2.5億立方米煤氣制氫等20多個項目相繼竣工投產,將煤化工與尼龍化工兩條產業鏈成功對接,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化工產業鏈,產品從最基礎的煤炭,延伸到最高端的工程塑料和高性能纖維,產品附加值成倍提升,全球一流產業集群輪廓初現。
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易成公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企業,率先在業內建立產學研工作站,開發儲備新產品。該公司已申報國家專利30項,其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0%左右,產品遠銷日、美、德等18個國家和地區。開封炭素公司經過強力攻關,成功實現用國產煤系針狀焦生產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提高核心競爭力,該集團在全國煤炭企業和全省企業率先成立能源化工研究院,面向海內外引進高端科技人才86人,今年共實現科技投入30多億元,攻克了一批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技術,助推了企業的跨越發展。
實施開放帶動,搶占國際市場。該集團3月份成立了國際貿易公司,并借此平臺開展海外資源、資本運作,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的交流合作,加快推進中平能化集團產品、資本、經營、組織的國際化。目前該集團與杜邦、英威達、米其林等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工業絲、簾子布、切片、糖精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等20多個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地區。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可達4.5億美元,同比增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