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江蘇科技大學
發明人:高超 吳國榮 王生
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弱包鑲能力的燒結金剛石銑刀胎體及銑刀與銑刀制法,該燒結金剛石銑刀胎體包括Cu粉、Zn粉、Co粉、Sn粉、Ti粉及Cr粉;采用該胎體制備的銑刀,其工作層高度為7.6~8.2mm,壁厚為2.9~3.4mm,直徑為17~21mm,金鋼石粒度為50/60~70/80,濃度為92~108%;該銑刀的制法為選用基體并配制胎體,將胎體與金剛石混合,燒結制成金剛石燒結體,并將其固定于基體上即可。優點為首先制備的胎體,其對金剛石磨粒的包鑲能力弱;其次,采用該胎體制備的銑刀,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質量;同時通過控制燒結溫度、燒結壓強等,形成的胎體對金剛石的包鑲能力弱,提高了銑刀的工作壽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弱包鑲能力的燒結金剛石銑刀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Cu粉32~34份、Zn粉43~45份、Co粉9~11份、Sn粉7~9份、Ti粉5~7份及Cr粉4~5份。
3.一種銑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基體(1)和金剛石燒結體(2)組合而成的工作端,并在金剛石燒結體(2)上設有水口(3),同時該金剛石燒結體(2)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燒結金剛石銑刀胎體及金剛石混合而成,其中,金鋼石粒度為50/60~70/80、濃度為92~108%,工作端的工作層高度為7.6~8.2mm,壁厚為2.9~3.4mm,直徑為17~21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端(1)的工作層高度為7.8~8.0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3)有6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3)的直徑為1.8~2.2mm。
7.一種制備權利要求3至6任一項所述銑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選用基體并根據待制備的弱包鑲能力的燒結金剛石銑刀的工作層高度、壁厚、直徑及水口,制備放置胎體的模具;(2)配制胎體,并將其與金剛石混合,置于上述模具中,在燒結溫度為600~620℃、壓強為14.3~14.6MPa條件下制成金剛石燒結體;(3)將上述金剛石燒結體保溫1.6~1.9min,冷卻至室溫后,將其固定于基體上,即可制得弱包鑲能力的燒結金剛石銑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銑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燒結溫度為608~612℃。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銑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燒結壓強為14.4~14.5MPa。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銑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將金剛石燒結體保溫1.7~1.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