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當天在北京召開的2010年國際稀土研討會上了解到,國內稀土業界正在籌備成立中國稀土工業協會,預計將于明年5月掛牌。這一消息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法新社28日稱,中國成立稀土行業組織,將進一步掌握稀土的定價權。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官員王彩鳳28日在會上表示,中國稀土工業協會的所有前期籌備工作已經結束,正等待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有望于明年“五一”前后正式掛牌。協會將包括93家公司會員,囊括國內主要的稀土開采、生產企業。她還表示,希望該協會將來能夠發揮類似中鋼協的作用,對于稀土產品出口的國際定價、出口配額等方面施加一定影響力,引領這一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環球時報》記者在會上注意到,研討會其實規模很小,會期也只有一天,但聞訊而來的人還是遠遠超過主辦者預計,會場內不得不臨時增加好幾排座椅,不請自到的與會者中有不少是外國媒體駐京的記者或雇員。
同日,中國商務部宣布,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4446噸,這又引起國際媒體的批評。路透社稱,這一數字比2010年第一批配額降低約11.4%;法新社稱,北京仍在加強對稀土的控制,關閉重污染廠家、削減海外出口配額,并提高稀土產品出口稅。對此,王彩鳳說,這是一種完全不顧事實、不公平的說法,幾十年來,中國向世界提供了價廉質優的稀土。她說:“在國際上,我們常常對外國的稀土同行說‘你們應該感謝中國才對,現在還反過來非難中國,實在是太不講道理了,這不利于國際稀土產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