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蘇州樂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發明人:華慶
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銑刀表面預處理,形成微孔結構;將經處理后的微型銑刀裝入工裝中,再裝入沉積反應腔室內;將沉積反應腔室抽真空,再向沉積反應腔室通入甲烷、氫氣、氧氣、氬氣、乙烷等兩種氣體或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在沉積反應腔室中,沉積過程分為預熱期、成核期、納米涂層生長期、生長末期4個階段,4個階段采用不同的氣相沉積條件,在成核期主要以銑刀表面的微孔為金剛石晶粒成核核心,然后在生長期金剛石涂層生長成膜;反應生成的金剛石涂層顆粒粒徑小于銑刀表面的微孔結構的尺寸,這樣刃部的表面生成的納米金剛石涂層附著性能極佳。
主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銑刀包括刃部和柄部,刃部刃徑范圍為0.01-3.15mm,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銑刀表面的預處理,形成微孔結構,微孔結構的尺寸為100nm-50um。(2)將經處理后的微型銑刀裝入工裝中,再裝入沉積反應腔室內;(3)將沉積反應腔室抽真空,再向沉積反應腔室通入甲烷、氫氣、氧氣、氬氣、乙烷等兩種氣體或多種氣體的混合物;(4)在沉積反應腔室中,沉積過程分為預熱期、成核期、納米涂層生長期、生長末期4個階段,4個階段采用不同的氣相沉積條件,其中成核期主要以銑刀表面的微孔為金剛石晶粒成核核心,然后在生長期金剛石涂層生長成膜;(5)在沉積的加熱器,反應腔室體溫度為500℃-1400℃;(6)反應生成的金剛石涂層納米金剛石顆粒粒徑范圍為20-100nm,金剛石涂層顆粒粒徑小于銑刀表面的微孔結構的尺寸,金剛石涂層顆粒會首先填充銑刀表面的微孔結構,然后再進行生長,這樣刃部的表面生成的納米金剛石涂層附著性能極佳,其厚度為1um-100u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氫氣及氧氣的體積百分比為(0.01%~20%)∶(70%~99.99%)∶(0~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銑刀納米金剛石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絲選自鎢錸合金絲或鉭鈮絲,加熱絲的溫度為1500~25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刀具表面預處理去除鈷的工藝是使用濃硫酸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在20-80度腐蝕10分鐘-1小時,在硬質合金基體材料表面形成微孔,再在乙醇、異 丙醇、甘油、丙酮一種或多種混合溶液中超聲波清洗,在烘箱內100-120℃下烘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預處理后的硬質合金刀具放在夾具上,置于反應腔室體中,利用熱絲CVD在刀具刃部表層制備金剛石涂層,含碳氣源CH4、C2H6,C3H8在高溫下的真空腔體中分解離化后產生原子碳,含碳氣源組成為甲烷、氫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其中CH4體積百分濃度為8%-13%,CH4/H2體積比為0.2-0.3,N2/H2體積比為0.2~0.4,反應壓力為0.16-10kPass。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銑刀金剛石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還包括成品清潔步驟,將完成涂層的刀具表面的可能殘余的石墨用負壓噴嘴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