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有關渠道獲悉,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編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名錄已經初步確定,目前正在征求各相關方面意見,有望于近期出臺。
記者了解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制定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必須要有重大技術突破”,從而對國務院此前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細化。在該目錄出臺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通過招標方式建設一批示范工程。
按照最新設想,伴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目錄的出臺,一方面,政府在財稅、投融資方面將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能夠在招標中勝出的企業將享有建立行業標準的優先權。業內人士指出,正是看中這一點,已有國內企業在積極爭取自己的優勢技術能夠最終闖入該具體名錄。
國務院此前頒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根據發改委此前的調研情況來看,各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圍也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地方基于當地的產業基礎、比較優勢和經濟長遠發展的需要,將石化深加工、綠色食品、林產業、海洋產業、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等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此,業內人士指出,這需要進一步明確某一產業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任務,引導社會資源的有效投入,并為此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該人士認為,指導目錄的出臺非常有必要,它將解決目前戰略新興產業劃分太寬泛的問題,更加具有指導意義。
此前,國家發改委也表示,要盡快落實《決定》提出的抓緊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加強相關規劃和政策之間的銜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防止盲目投資、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