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年的企業經營管理的探索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其中的感觸也很多。當前,盡管數控刀具市場前景很好,但中國工具行業的民族振興道路還任重而道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最近幾年數控機床才開始在機械制造企業中大量運用,這些企業在消化機床的使用技術過程中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在刀具使用上一般采用可靠的國外名牌產品,在采用國產刀具的問題上有一個滯后的時間過程。
二是數控刀具研發需要一大批對工具使用技術和刀具生產工藝均為熟悉的技術人員,目前這類人員嚴重缺乏。而一些技術沉積較為雄厚的老企業,則由于體制、資金等方面的問題產生短期行為和知識老化現象,使得發展速度受到了制約。
三是行業中有一些技術骨干自己“下海”辦廠,由于其對市場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技術力量和經營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發展較快,但技術和產品單一、資金少、企業難上規模,也只能達到幾千萬的產值,這樣市場份額占有率有限,企業品牌難以樹立。而且這種裂變和國外企業通過淘汰、優化組合形成幾大集團的發展方向相反,分散了技術研發能力,混亂了市場價格。與此相反的是,國外工具公司不但歷史悠久,而且企業的老板就是企業創建、發展的直接經營者,他們高瞻遠矚,體制穩定,在市場競爭過程中通過收購、兼并擴大了生產規模和技術隊伍。加之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新品開發,使企業的產品一直保持著技術領先的優勢。所以盡管我們也有一些產品達到了進口刀具的水平。但從整體上講我國數控刀具技術的發展水平較國外相比差距是增大了,特別是高精度、高強度的刀具。
對于數控刀具未來的發展走向,我個人認為:一是有資金實力的集團和有技術基礎的企業合作(如普什集團和寧江機床廠的合作發展)造就具有實力的領頭企業,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在消化吸收過程中自主創新,并在競爭中收購、兼并一些有技術和產品特色的中小企業,加快規模發展。
二是各企業集中技術力量發展、更新自己的主力產品,不要求全而分散了技術開發力量,其它產品可以通過企業合作,貼牌生產來擴大市場。
三是針對汽輪機、鼓風機、發動機等大型精密加工企業進行聯合攻關,因為這些企業有許多有實踐經驗的刀具技術員,可以彌補刀具行業技術人員在加工工藝方面知識的不足,而且這類刀具單品需求量大,且技術含量高,對刀具廠的發展有極明顯的效果。
四是支持和強化有技術力量和經濟實力的經銷商(如建立工具超市),使生產和經銷專業化,這樣不但市場價格有序,服務成本降低,而且有利于生產企業的計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