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產量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
中國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目標確定,將鼓勵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產量應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
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近日獲得國務院同意。中央政府網發布全文披露了上述目標。
對于積極實施兼并重組的企業和地區,政府部門將給予稅收優惠及財政補貼,優先滿足其上市融資和再融資需求,增加年度鐵路運力,優先保障煤炭運輸等優惠措施。
《意見》稱,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和民營煤礦企業成為兼并重組主體,鼓勵各種所有制煤礦企業以及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參與兼并重組,鼓勵在被兼并煤礦企業注冊地設立子公司。支持具有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企業兼并重組落后企業,支持優勢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優勢企業強強聯合,鼓勵煤、電、運一體化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發改委表示,最終目標是力求按照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依法整合資源、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形成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多種所有制并存的辦礦格局,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礦企業年均產能提高到80萬噸以上,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
不過,與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將確定3-5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6-7家具有較強實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的目標不同,《意見》并沒有確定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的具體數量。
《意見》要求,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等重點產煤省(區),要堅決淘汰落后小煤礦,大力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促進煤炭資源連片開發。黑龍江、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要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切實減少煤礦企業數量。
《意見》明確表示,將對兼并重組中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給予稅收優惠;對被兼并重組企業的煤礦安全改造、技術改造等項目優先安排財政投資補貼或貼息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兼并重組主體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支持兼并重組主體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股權轉讓等融資方式籌集發展資金。
在不違背國家有關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地區間還可以根據企業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等情況,簽訂企業兼并重組后的財稅利益分成協議,促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成果共享。
此外,對兼并重組小煤礦達到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大中型煤礦企業,政府部門將優先規劃、核準其新建煤礦、改擴建煤礦、坑口電站和綜合利用電站以及煤炭加工轉化項目,支持對被兼并重組煤礦實施采掘機械化改造。按被兼并煤礦企業2007-2009年鐵路煤炭年均外運量,為兼并重組主體企業增加年度鐵路運力,優先保障兼并重組企業的煤炭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