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業體系中,與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傳統高耗能行業相比,磨料冶煉行業的耗電量雖然不算太大,但據行業專家介紹,我國冶煉每噸剛玉平均耗電為2600千瓦時,而冶煉每噸碳化硅的平均耗電量更是達到8500千瓦時。因此,對于電價哪怕小數點后的微幅波動都會牽動磨料企業的敏感神經,電價似乎是磨料市場一個永恒的話題。
電價——攪動近期磨料市場
今年第二季度以來,隨著國家發改委對高耗能行業執行高差別電價的風聲傳出,《中國研磨》雜志在第28期及時策劃了《政策成本繃緊研磨產業鏈》的專題,對電價預期調整幅度和其他因素將給磨料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進入7月份以來,按照中央和各省相關部門的政策部署,國內各磨料主產區都陸續對磨料冶煉企業執行了高差別電價,各地的電價逐漸明朗。但正如上期專題中大多數企業擔心的那樣,各地電價不一致的問題也出現了……
各磨料主產區經過調整后執行的電價差別非常明顯。河南作為磨料生產大省,電價上調0.15元/度后,登封、伊川、三門峽等地電價基本在0.62元/度以上,而且據個別廠家反饋執行的電價甚至高達0.65元/度;而有著煤炭資源豐富優勢的山西省則僅為0.5元/度左右,如此以來山西省的剛玉生產成本僅電費就可以節約300元/噸左右;同樣,廣西、貴州等南方地區夏季豐水期水電供應比較充足,由于水電成本遠遠低于煤電,所以南方地區對磨料企業執行的電價僅為0.48元/度左右,當地磨料企業的成本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在各地磨料企業用電成本差別較大的情況下,其中執行電價最高的河南地區大部分磨料企業終因無法承受而紛紛停產,只有20%左右的爐子勉強維持生產,各企業主苦不堪言。與之相反的是,貴州、山西、廣西等地的磨料企業,依靠用電成本較低的優勢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不過,總體而言由于河南磨料企業的大面積停產,導致近期整個國內磨料市場供應偏緊。
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磨料市場有著成本高企和貨少價揚的雙重支撐,磨料市場價格一路飆升才符合大家之前的心理預期。然而,近期國內棕剛玉市場表現卻并不活躍,價格在平穩運行20天左右之后,七月下旬棕剛玉價格開始出現下滑,大約較前期下跌了30-50元/噸,一級原料塊價格跌破3500元/噸。那么,到底各地磨料企業之間的用電成本差別為何如此之大?近期磨料市場又為何出現這樣的反常現象呢?
磨料行業謎團頻現
謎團一:各地磨料企業用電體系復雜。長期以來,由于我國供電體系本身就非常復雜,導致各地磨料企業的用電情況也五花八門,不同系統的供電,其發電成本自然也不盡一致,進而引起我國磨料企業的用電價格各不相同。各地區電價不同的原因是復雜的,首先我國電力行業是煤電、水電、風電、和核電共存的供電體系,不同地區都根據地區特點發揮地區優勢進行發電,比如南方地區多利用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水電,山西、河南等北方地區多利用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煤電,部分沿海地區則發展核電和風電,不同類型的發電成本相差很大,銷售價格也自然不同。而且,我國供電企業也不是一家,發電企業與煤炭企業之間關系復雜也常常對各地區的電價產生影響,同一地區同是煤電,不同電廠采購電煤的價格不同會造成發電成本不同,也會造成銷售電價不同。再者,即使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供電情況也很復雜,比如某地磨料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就自建電站,這樣的磨料廠的用電成本也就是他自己的發電成本,用電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另外,還有的磨料企業為了獲得優惠電價與當地的供電企業建立某種合作關系。
謎團二:棕剛玉價格反常回落。按照經濟學上的基本價值規律,“貨少價揚”是常規現象,產品供應減少,價格很快就會上去。但是,上述規律成立的前提是需求的相對穩定,問題就是近期國內外棕剛玉市場的需求并不穩定。在國內經濟通脹壓力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今年4月份我國為了加強經濟通脹管理,首先出臺了打壓房地產行業過快增長的“新國十條”,隨后我國房地產市場很快冷清了很多;同時國家為了整治產能嚴重過剩的鋼鐵行業,也對鋼鐵行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打壓,不少鋼鐵企業已經關閉,對耐火材料和磨料磨具的需求大大減少。總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棕剛玉價格的回落根本原因是需求的萎縮,下面就來看一下部分磨料企業主和專家的解讀。
沈蘭英,我國磨料行業專家,從事磨料工藝技術、產品開發研究多年,對磨料生產工藝、工裝、冶煉技術和磨料市場十分熟悉。并經營有貴州科苑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現兼任山西天坤特材有限公司高級顧問。
筆者:沈老師,聽說現在山西那邊棕剛玉塊掉價了,是真的嗎?據您了解最近棕剛玉市場是什么情況?
沈蘭英:掉價是真的。因為山西境內近期產能擴張迅速,過剩的產能繼續膨脹,更有以資源為生存條件的發展趨勢,由于市場需求低迷,在某種意義上企業在進行無序的價格競爭。現在的情況是河南那邊占全國60%以上的產能都已經停產了,而市場照樣不感覺到缺貨,感覺市場仍然是過剩的。
筆者:那您認為這是什么原因呢?
沈蘭英:雖然各家企業都有各自的情況,但最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市場疲軟、需求嚴重下降所致。國內由于鋼鐵和房地產行業都受到了控制和壓縮,對耐火材料需求少了;而且歐美經濟形勢都不好,美國經濟有可能二次探底,歐洲工業經濟恢復也不好,整個國內外都沒有什么市場,而年內中國經濟趨勢已經明朗,就其磨料市場將不如上一年度,國外近期也還看不出工業經濟明顯回暖的跡象。
筆者:哦,沈老師,那前一陣剛玉生產成本不是因為電價和資源稅等因素上漲了幾百塊錢嗎?那現在棕剛玉價格怎么還能下跌呢?
沈蘭英:一是產能嚴重過剩,二是沒有市場;生產的結果一是虧本,二是產品積壓。因為按現在市場價企業沒有辦法生產呀,生產就等于虧本,所以停產了。剛才已經說了,關鍵是市場上沒有需求,漲不漲價都沒有市場。
筆者:哦,沈老師,那這次掉價之后下游有什么反應?您認為后期棕剛玉價格還會不會繼續下跌呀?
沈蘭英:六、七、八這幾月市場就這樣了,關于是否繼續掉價,要等9月份甚至10月份以后看國內外經濟形勢是否變化才知道,國內形勢已趨明顯,下半年預計不會太樂觀,而國外經濟狀況能否有大的改觀,決定了第三、四季度的市場走勢。現在市場掉價不掉價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需求量少決定了企業的行為。現在市場正處于調整期。目前下游仍希望繼續降價,但出于成本考慮,繼續下降的空間和可能已經不大,應該是上下動蕩的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