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教育我們,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處理,調整發展思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陶瓷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將更有競爭力和話語權。”針對歐盟對華瓷磚反傾銷案,日前,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會長繆斌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繆斌表示,除去反傾銷的背后國際經貿風云變幻的因素,不論國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中國建筑陶瓷業此刻更應反思行業發展的路徑該往何處去?
產業轉型才是根本
據介紹,中國建筑陶瓷業早在2003年就遭遇過來自印度的反傾銷調查,其后是韓國等國。這場被國內業界稱為“史上最大陶瓷反傾銷”事件目前進入歐盟抽樣調查階段。
在繆斌看來,此次歐盟對華反傾銷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盟同行不得不采取的一種自救。不論結果如何,繆斌認為,對中國而言,反傾銷其實是暫時的,但它折射出中國建筑陶瓷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不得不引起業內思考,如果說此次反傾銷是“標”,那么,更為深層次的行業發展問題就是“本”。如果不標本兼治,行業很難走出反傾銷的輪回。
什么是行業發展最根本的深層次的問題?
繆斌說,“節能減排才是攸關中國陶瓷行業發展的頭等大事。”
他分析指出,陶瓷行業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過去,行業主要靠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化。在這其中,資源和勞動力被低價使用,治理污染投入很低甚至無人買單。
據測算,中國陶瓷生產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3000多萬噸煤,消耗的礦物原料大概兩億噸,陶瓷行業的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要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而部分陶瓷企業每年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能源,還造成了水、空氣及周圍環境的污染。
也就是說,這個行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影響了生態環境,再疊加諸如使用低廉勞動力等因素,為國際、國內市場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而這種付出卻被貼上了低價“傾銷”標簽,成為別人攻擊的靶子。
現在,國際低碳潮流風起云涌,在中國,中央已經明確將節能減排列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繆斌表示,“如果我們再靠原有的低成本擴張、低價競爭、不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整個行業將被逼進死胡同。”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繆斌說,通觀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國建筑陶瓷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應該把此次反傾銷看做是倒逼機制,借此催動全行業盡快轉入新一輪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