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戰略部主任韓建方近日發文稱,中原經濟區不僅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而且應該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規劃,尤其是要解決國民經濟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解決經濟增長的方式和動力問題。因此,韓建方提出了中原經濟區發展中的“四輪驅動”概念。以下是韓建方觀點:
第一個車輪——河南必須設立優質的大手筆投資項目。
河南省與東部沿海地區省市相比,城市化、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當先進省市已經進入調整結構、優化布局、產業升級階段時,河南省的工業和城市發展水平還遠遠沒有達到和人口數量相匹配的階段,對河南來說,城鄉基礎設施投資仍然是重要的動力。但是,如果沒有優良的投資品種,只是一味增加基本建設投資,就會出現投資的邊際效率遞減的情況,甚至會使政府陷入債務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尋找到好的投資方向,規劃出高回報的優質投資項目,對河南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河南省完全可以尋找到一些適合自身條件的高回報優質投資的大項目,比如說黃河中下游通航改造工程等。
第二個車輪——省內分區規劃,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
目前河南18個地級市的行政區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資源最優配置,突出的問題是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導致資源的巨大浪費,缺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整合力,所以,應該重點關注省內的資源配置問題,打破18個地級市各自為政的局面!因此我建議:在省內規劃6個跨市經濟區,有差別、有側重地進行特色化重點建設。
這6個經濟區是:包括鄭州、新鄉、開封、焦作東半部在內的“大鄭州新經濟試驗區”;包括洛陽、三門峽、濟源、焦作西半部在內的豫西重化工和先進制造業經濟區,并編制和啟動《洛陽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作為中原經濟區規劃的組成部分;包括安陽、濮陽、鶴壁在內的豫北產業轉型試驗區,重點部署鋼鐵、煤炭、石油等資源型城市向新興經濟的轉型;包括漯河、許昌、平頂山在內的豫中食品、煤電、有色產業基地;包括南陽、信陽、駐馬店在內的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包括商丘、周口在內的豫東現代農業試驗區。
第三個車輪——開辟城鄉良性互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已經不是工業化和城市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而是如何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全面轉型升級的問題。雖然很多地區都在積極探索,但還沒有產生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系統性經驗。尤其是還沒有找到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經濟良性發展,在城市化的同時,同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確保糧食增產、耕地面積不減、人口永久性轉移、農民人均耕地面積和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成熟模式和發展道路。在中原經濟區的規劃中,應該把開辟新型城市化道路當做重要任務。
第四個車輪——積極發展新興產業。
目前,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新一輪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要在承接和培育新興產業的同時,注意同步構建完備的產業體系。比如說電動汽車行業,河南是我國最早投入電動汽車研發的省份,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成立了河南省電動車輛協會,但河南的汽車企業總體實力偏弱,在全國各省市汽車產量中河南僅名列第21位,甚至在中部六省中,河南汽車產品的產量和銷售額都僅位列倒數第二,只比倒數第一的山西省略多。目前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將獲得比其他產品更多的做大做強的機會,在這個背景之下,機會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