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浙江省永康市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五金產品集散中心,素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之說。
永康經濟強項在工業,特色在五金,優勢在民營,活力在市場后勁在科技。全市有五金機械企業近萬家,生產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等七大類20000多種產品,其中1200余種產品出口創匯,五金從業人員達20余萬人,被譽為全國區域性最大的“五金生產基地”。
永康五金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曾在現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煉丹,并鑄就了黃帝鼎。從那時起,冶煉就在永康這塊土地上播散下了種子,一直延續下來。從宋代起,永康就有許多銅匠、鐵匠、錫匠走南闖北。建國初期在外謀生的永康工匠就有2萬人,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近幾年來,永康市委市府實施科技五金的戰略,勤勞樸實的永康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創新,五金產業跳出了傳統五金的圈子,逐步實現了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并出現了超常規、滾動式的發展,五金產業已成為永康經濟的支柱產業。
永康工業發達,非公有制經濟活躍,個私經濟在全市經濟總量中十分天下有其九。以“五金、機械、手拖、柴油機、電動工具、衡器、有色金屬冶煉、汽配摩配、家用電器、精細化工”等行業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基本形成。中國科技五金城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功能齊全、輻射強勁的五金產品集散中心,并將逐步成為全國五金科技開發研究和中試基地、五金產品信息中心和技術交流中心。建設中的五金科技工業園將為永康經濟飛躍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到2000年6月底,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2.6萬家,個體工商戶23133戶,私營企業為2848家,私營企業總數已躍居金華市第一位。2000年1至6月,個私企業創產值95.5億元,上繳稅收11153萬元,比1999年同期增長197.8%。其中五金機械企業數量和總產值占全市工業企業總數和總產值的80%以上,五金產品達到20000多個(其中出口創匯產品1200個),擁有電動工具、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家用五金、五金工具、園林工具等,大至轎車、農用車、手扶拖拉機和摩托車,小至湯匙、水龍頭、真空杯、滑板車及系列餐具,一應俱全,以質優、價廉、美觀、實用為特色,風行國內外市場,深受用戶歡迎。特別是防盜門、電動工具、變型農用運輸車、銅材壓延、包裝鋼桶、汽車和摩托車配件、衡器及其配件、不銹鋼制品、真空杯和“永康四刀”(銼刀、剪刀、菜刀、刨刀)等等都已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拳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面臨入世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永康市還直接在西部地區和邊境口岸創辦五金城分市場。目前,以浙江永康中國五金城為龍頭的五金銷售網絡,正在全國形成,并逐步開始向海外延伸。國內外各種五金產品紛涌匯集到永康,奠定了中國五金城在中國五金批發市場的龍頭地位,永康五金真正實現了從小五金向大五金的轉變,以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昂首奔向網絡經濟時代!
NO.2重慶大足五金
名稱:重慶大足五金
類別:五金工具
“爐火熊熊叮當響,家家戶戶打鐵忙。”大足五金,千年聞名。
大足五金至今已有1200年歷史,現已形成了日用、炊具、建筑等十多個門類、2000多種花色、10萬人從業的產業集群。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重慶大足曾與浙江永康、廣東陽江被并譽為“中國三大五金之鄉”。一句“東有永康陽江,西有重慶大足”便生動描繪出當時大足小五金產業的風光。
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80%左右的大足五金企業仍是傳統的作坊式生產。既沒有生產標準規范,也沒有檢測把關。本地的產品市場不斷縮水,甚至很難找到大足五金產品的蹤影。
據2006年國家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最新排名顯示,重慶大足五金產業的全國排名,已經從“三大鄉”的第一名,滑到了“五朵金花”之末位。2007年排名是:永康、陽江、邵東、臨沂、大足。
大足五金產業無論是生產規模、生產工藝、產品創新方面,還是思想觀念、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與東部地區都存在很大差距,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市場占有率日趨下降。
但大足人早已覺醒,新的振興之路也已經開啟。
NO.3湖南省邵東縣
湖南省邵東縣
類別:五金工具
邵東縣位于湖南邵陽市東郊,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英才輩出,經濟活躍,市場繁榮。素以“百工之鄉”“商貿之城”而名聞全國,享有“中國五金之鄉”、“全國三刀之鄉”的美譽。
縣內鄉鎮、個體、私營企業起步早,發展快,現已形成五金、鋁制品、鋼球鋼錠、皮件、藥材、農產品加工等8大工業小區和180余個專業村。主要工業產品有五金、機械、化工、建材、食品等,達160多個品種。其中有20多個產品暢銷國內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成為縣內經濟的主體。邵東是邵東縣第一個民營經濟改革與發展實驗區。
邵東構建了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工業園區為基地,以產業集團為紐帶,以專業市場為銷售網絡的經濟格局。縣內市場體系完善,城鄉貿易活躍。全縣有12個專業批發市場和58個鄉鎮集貿市場,組成了一個成熟完善的市場網絡。其中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邵東縣工業品市場,連續5屆評為“全國文明集貿市場”。此外,還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家電批發城和中南五金批發城。
邵東民營工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企業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許多產品已客及全國市場,其中打火機、五金行業等許多產品已經沖出國門,稱雄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等國際市場。市場商貿名聞三湘。
NO.4江蘇啟東
啟東地處萬里長江入海口,位于中國東部海岸線的中部,江蘇的最東端,東、北依臨黃海,南靠長江,三面環水,形似半島,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于一身。啟東市陸地總面積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萬,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江風海韻,風光旖旎。
目前,啟東市被譽為“電動工具硅谷”、“電動工具之鄉”,是集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的電動工具基地,成為啟東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啟東的電動工具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有生產電動工具企業250多家,參加電動工具營銷的人員超過5萬人,分布在全國的各個大中城市,電動工具的營業額現在已超過200個億,占了全國電動工具總營業額的50%以上。江風海韻北上海,藍天碧水新啟東,正成為一顆璀璨的“江海明珠”。
從上世紀70年代啟東人闖天下搞小五金修理起步,通過上門服務、坐店零售、異地批發、配件生產、整機制造、名牌創立等發展階段,已經實現了由維修維護、生產營銷到生產制造的嬗變,一個電動工具產業帶赫然顯現。而今,啟東市的電動工具企業眾星云集,個性鮮明,精彩紛呈,對促進啟東市具有鮮明經濟特色產業帶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啟東見證了中國電動工具產業的發展歷史,同時也代表了中國電動工具產業的發展現狀。啟東市被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電動工具產業基地”,啟東天汾國際電動工具商貿城被中國五金交電化工商業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動工具分會聯合授予“中國電動工具第一城”稱號。
世界電動工具之都在中國,中國電動工具之都在啟東,已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和稱道。如何讓啟東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動工具名都,將是啟東人新的研究課題。
NO.5中國五金之鎮---張家港市大新鎮
由五金起家、靠五金發家,歷經幾十年的發展,五金產業作為大新鎮的支柱產業不斷壯大,已形成五金工具、醫療器械、輕工刀剪、園林工具、廚房用具五大類主打產品格局。
近年來,大新緊緊抓住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私營企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依托江蘇宏寶集團、張家港天達特種刀具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龍頭型五金企業成熟的生產技術和熟練的技術工人等優勢,提出了“以龍頭帶動,村村上五金”的發展思路,大新五金產業隨之得到迅猛發展。大新成為全國重要的五金生產基地。
為避免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和引導大新五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張家港五金商會成立了,商會每季開展一次信息交流活動,并根據產品類型將會員單位按醫療器械、五金工具、鍛造三大類分成三個專業小組,定期開展專業性研討活動。為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商會每年都組織大新會員單位,參加各級舉辦的五金工具展銷會、博覽會。臺灣的高速沖床生產線、鍛壓生產線,俄羅斯的熱磨鍛生產線,電腦打標機、模具加工中心等先進的生產設備不斷落戶大新,通過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和采用先進計算機軟件研發新品,大新五金制品質量大幅提高了,深得客戶好評。
NO.6浙江省余姚
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華夏文明的締造者之一。
余姚,久負盛名的五金之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重要采購基地之一。
余姚位于浙江省東部,長江三角洲南翼,北瀕杭州灣,南屏四明山,區域面積1527平方公里,人口85萬。改革開放以來,余姚一直躋身于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余姚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較為扎實,其中,電子電器、塑料模具、機械(五金)儀表三大主導行業,占全部工業總量的比重達70%以上。
有人說:工具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文明的演進見證了工具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講,余姚二者兼之。
余姚作為國內外大部分五金品牌的生產加工基地,這是一個五金品牌夢開始的地方,是毛胚通向品牌之路的源頭,是品牌五金通向成功的路上所尋找的巨人的肩膀,也是品牌五金值得依偎的肩膀。
余姚的特色五金取勢于其卓有成效的塊狀特色經濟,并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的一些基礎性特征。產業集群是現代經濟布局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一種新經濟,是一種新趨勢,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是實現工業化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源泉。
阿喀琉斯的腳踝是英雄永遠的痛,而余姚部分塊狀特色經濟企業喜歡單打獨斗,同行間相互交流切磋很少,鮮見區域內企業聯合行動。單個企業總體規模偏小,難免缺乏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我們不禁要問,余姚五金產業在產業鏈的源頭發揮巨大優勢及威力的同時,這是否成為其制約發展和提升的瓶頸?
現今的余姚,擁有眾多個性鮮明,精彩紛呈的五金企業,對促進余姚地區具有鮮明經濟特色五金產業帶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他們也積極地跨出了尋求聯合的第一步,以五金“供應聯盟”的形式整合資源、錯位經營,從而實現信息對流,資源共享,增強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和集體行動的規則,通過建立緊密有效的分工協作,培育形成彼此關聯的專業化供應商隊伍。
NO.7山東省臨沂
臨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1022.7萬人,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東靠日照港、嵐山港和連云港,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范疇,處于山東和江蘇兩個經濟大聲的交界處。通達十幾個城市,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沿海鐵路大通道在臨沂市境內縱橫交錯構成一個非常便捷的海陸空立體交通主干網。
臨沂五金的歷史據有史可查可以上溯到2700多年前的西周,出現鐵器約在春秋晚期,文字可考歷史已有2480多年。明清以來,臨沂的各類能工巧匠更是肩挑行擔、過街穿巷、走南闖北,以加工五金工具而全國聞名,素有“五金之鄉”的美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臨沂河東區就有小五金加工“家家叮當響,戶戶冒青煙”之稱。
鑒于臨沂有悠久的五金歷史,所處地理位置又相當優越,臨沂市政府制定了“以發展傳統的倉儲物流為基礎,以第三方物流為突破口,提升整個市場檔次和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政策,臨沂粗放小五金經濟迅速崛起。
然而,臨沂傳統的經濟模式與新品牌的交融卻呈現出新的矛盾,五金市場開始緊縮,五金企業也開始焦慮,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久,他們就找到了破解之道:傾力打造臨沂五金品牌,形成集群效應,結成互動聯盟,發揮整體優勢,就是最好的出路。
NO.8廣東省陽江市
廣東省陽江市
五金工具
陽江市位于廣東省西南沿海,漠陽江下游,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沖。陸路距廣州247千米,距湛江230千米,距珠海160千米。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門129海里。
陽江是廣東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刀剪之都”、“中國風箏之鄉”、“中國公益明星城市”、“中國詩詞之市”,享有國家賦予的沿海開放區、工業衛星鎮、山區和對臺小額貿易等優惠政策。1988年建市以來,陽江市以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為總目標,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實施“追趕型、科教興市、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認真抓好“六個做”(做大工業,做優農業,做強海洋產業,做旺旅游業,做好招商引資,做美環境),打好“三張牌”(民營牌、海洋牌、旅游牌),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
陽江是廣東省四大傳統手工業基地之一,個體、私營經濟發達,“陽江三寶”——小刀、漆器、豆豉聞名中外。為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實施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大提高。2003年民營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7.9%,培育了YC深溝球軸承、十八子菜刀、銀鷹剪刀、永光剪刀等一批省名牌產品和馳(著)名商標,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中國小刀中心先后落戶陽江。2001年,陽江被授予“中國刀剪之都”稱號。陽江刀剪產品產量占全國的60%,出口占全國的80%。工業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機電、建材、冶金、制糖、食品、紡織、服裝、森工等十大工業支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