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要處理好彼此的關系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CNN報道稱,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而美國總統大選緊張激烈的背景下,兩國的經濟關系也進入了全面緊張狀態。美國財政部長盧正...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要處理好彼此的關系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CNN報道稱,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而美國總統大選緊張激烈的背景下,兩國的經濟關系也進入了全面緊張狀態。
美國財政部長盧正在中國訪問,周一和周二將與中國官員進行年度會談。
以下就是雙方注定要發生摩擦的三大主戰場:
太多的鋼材
中國的鋼材產量占據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可是,伴隨這個巨大的經濟體減緩了前行的腳步,國內需求便大幅下滑了。北京現在正被各國指責向其他市場傾銷他們自己消化不了的鋼材,迫使當地工廠關門,導致成千上萬人失業。
美國上個月采取動作,大大提升了對一些中國鋼材的關稅,引發了北京的憤怒反彈。
中國為自己辯護說,產能過剩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軟,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北京說,他們是愿意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的,還宣布了在自己鋼鐵部門裁員50萬人的決定。
不過,供過于求依然是國際市場面前的大問題。財政部官員上周透露,在本次的會談當中,他們會重點談到“全球工業產能過剩”問題。
匯率的擔心
自去年以來,中國的人民幣表現就一路顛簸,始終處于資本外流的巨大壓力之下。去年8月的人民幣大幅度貶值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北京最近將人民幣的日間波動區間確定在近五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很自然地,這樣的做法又召來了不少人說他們操控貨幣匯率,以幫助推動出口的指責,最喜歡這樣指責中國的人之一就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
中國已經明確保證,會讓人民幣匯率更加自由地浮動,但是也有意見擔心他們是否能夠嚴守住這份承諾。美國財政部4月間將中國列入了匯率政策密切觀察的名單。
與此同時,中國也將他們的矛頭對準了美國的聯儲。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上周四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權和最終采取什么樣的政策,是美聯儲自己決定的,但是歡迎美聯儲加強同中方、加強同國際金融市場的政策溝通。
不再受歡迎
許多美國企業都在抱怨中國的經營環境正變得越來越艱難。
最新一次美中國際商會調查發現,77%的企業都覺得,這個國家對自己沒有以前那樣歡迎了。
商會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表示:“我們的成員都對那些他們認為是針對他們的措施感到擔心。法律語焉不詳,解讀前后矛盾,這些今年第一次成為了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最近中國加大了對外國線上內容的審查力度,蘋果的數字圖書和電影服務,以及迪斯尼的一個流媒體平臺都下線了。
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也面臨著嚴峻局面。科技巨頭華為在美國推動電信設備業務的努力遇到了強大的阻力,理由是安全方面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