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發展現狀
金剛石微粉是人造金剛石單晶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加工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超硬超細磨料,是研磨拋光硬質合金、陶瓷、寶石、光學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金剛石制品是利用金剛石材料加工制成的工具和構件,應用十分廣泛。金剛石微粉及制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電子、航天、航空、光學儀器、玻璃、陶瓷、石油、地質等部門,隨著技術和產品的不斷發展,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的利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寬。
柘城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金剛石微粉加工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積累,現已發展成為微粉生產為主,兼有多種金剛石制品生產的全國重要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基地,涌現出了一大批發展活力強、增長潛力大、帶動性強的企業。主要產品有金剛石微粉、破碎料、金剛石鉆頭、金剛石砂輪、金剛石研磨劑和金剛石聚晶、拉絲模、超薄金剛石內圓切割片等十余種。目前全縣從事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生產加工的企業有15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2006年,全縣金剛石微粉產量28億克拉,金剛石砂輪2萬余片,金剛石鉆頭2萬余支,產值10億元以上。其中微粉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0%以上,占出口量的46%以上,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亞洲、北美、非州等國家和地區,柘城縣在發展加工生產的同時,也成為全國重要的金剛石微粉經銷市場,目前全縣從事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的營銷公司數十家。
為做大做強此產業,歷屆柘城縣委、縣政府都十分重視其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更把金剛石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和扶持,力求上層次、擴規模、持續發展,實現由簡單的規模膨脹向產品,產業提升層次的轉變。06年8月在柘城縣召開了金剛石微粉產業發展研討會,制定出“提高產業聚集度,培育龍頭企業,發展高品質金剛石微粉,大力發展金剛石制品”的戰略,并委托河南省工程咨詢公司完成了《柘城縣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產業聚集區發展規劃》,按照《規劃》要求,一個可容納60家以上企業的柘城縣金剛石微粉園,正在建設之中,目前已入駐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生產加工企業6家,并全部投入生產。另外,為規范市場,避免惡性競爭,目前成立有柘城縣金剛石微粉協會,為解決融資難問題,由政府引導成立了柘城縣金剛石第一信用擔保協會和柘城縣金剛石第二信用擔保協會。上述協會的成立充分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一些難題,為金剛石微粉及制品行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盡管柘城縣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目前還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組織機構不合理,集聚效應不突出,縣域內金剛石微粉及制品企業眾多,但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企業不足30家,總體還存在“小而弱”的缺點,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缺乏較高知名度和產業帶動力的企業,空間布局上比較分散。二是產業發展缺乏創新,急需引入龍頭企業;三是科技開發力量薄弱,產品層次不高,部分企業生產條件簡陋,技術工藝落后,多年來小規模大群體的現狀導致專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技術開發條件差。
二、整體發展規劃
按照以商丘市場機制和政府協調服務相結合的模式,把“提高科技含量,培育龍頭企業,發展高品質金剛石微粉,大力發展金剛石制品”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建成以金剛石微粉、金剛石制品生產為主導,骨干企業為支撐,集約化程度高、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全國重要的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生產基地,成為柘城縣經濟發展的帶動區,新型工業化的示范區。
發展目標:重點放在微粉精細加工和制品的研究開發上,使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在基地建設上,重點發展以下二大類產品,一是微粉系列,形成年產50億克拉的生產能力,二是大力開發制品類產品,包括各種型號鉆頭、金剛石砂輪內圓切割片等,形成6000萬件(套)年生產能力。
具體目標:第一階段:到2010年,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企業50家,億元以上10家,基地主營產品銷售收入達到了39億元,實現利稅20000萬元,創匯2億美元,其中微粉類銷售收入達到17億元,創匯0.6億元,制品類銷售收入達到22億元,創匯1.4億元。第二階段:從2010年到2015年基地主營產品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利稅5億元,創匯3億美元,把基地建成世界領先,全國最大的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生產基地。
三、建議
根據柘城縣該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為便于今后更好地發展此產業,就近階段對此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建立管理服務機構。成立柘城縣金剛石微粉及制品產業領導組,負責服務協調、編制規劃、研究政策、招商引資等工作。二是由政府與企業聯合,組建金剛石微粉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把質量保障與創建企業品牌結合起來,加大對產品質量的統一監控,鼓勵企業進行ISO9000標準認證,使企業管理與國際接軌。三是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善企業管理,完善營銷體系,創建金剛石專業網站,建立有效的信息支撐。四是創造最優秀的投資發展環境。五是加大金剛石微粉園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逐步形成微粉及制品生產加工基地,吸引外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