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媒體報道,由于受經濟迅速回暖影響,今年春節后,我國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的缺工現象,在這些缺工的行業中,尤以加工制造、五金制造等行業突出。那么,在嚴峻的“用工荒”面前,五金制造企業該如何應對才能順利渡過危機?成為眾多企業領導者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總結出如下幾個觀點,相關企業不妨參考。
首先,建立長期穩定工資增長激勵機制
從“返鄉潮”到“用工荒”,一方面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及時有力,經濟形勢不斷企穩回升向好。同時,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企業訂單開始回升,導致招聘需求激增,也預示著我國的出口正在慢慢恢復元氣,是一個可喜可賀的好現象。
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我國目前整體勞動力結構失衡等深層次原因。一邊是“就業難”,一邊卻是“用工荒”;一邊是企業對中高級技術人才“求賢若渴”,一邊卻是民工以缺乏專業技能者居多。
五金制造業遭遇用工荒四大招應對
筆者以為,化解“用工荒”問題,除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之外,還需要以長遠眼光建立一整套長期穩定的工資增長激勵機制,想辦法留住人,而不是任意“辭退”;另外,政府部門和企業應加大對中低勞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投資,讓民工在工作中得到價值的不斷提升。
另外,更需盡快打破不合理的城鄉二元分割體制,從社會保障、子女就讀,甚至戶籍等方面給予農民工以應有的和城市人同樣的權利,給他們應有的尊嚴和權力,讓他們對這個他們付出汗水的城市擁有一份“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