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依然比較好,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家信息中心的預測,2006年中國GDP值的增長率將比上年小幅下降,預測為接近9%,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2006年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注意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反彈。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但實際增長率將比2005年回落3.6個百分點,有的預測認為只回落1個百分點,總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比上年溫和回落則是多數人的共識。機床是典型的資本貨物,固定資產投資的增減變化將直接影響中國機床市場的興衰。
2006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將針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微調,繼續執行“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國家將振興裝備制造業,提高其制造水平和能力,勢必會加大裝備制造業的技改力度,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基本工藝裝備,從而有利于擴大市場對機床的需求。但也應注意到,2006年國家將對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調整,其中涉及機床最大的用戶行業汽車行業。據報道,當前汽車產能800萬輛,超過需求量25%,在建產能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產能達1000萬輛,顯然調整已不可避免。
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等組織預測2006年世界經濟基本面和國際貿易環境尚好,但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考慮國內外種種因素后認為,2006年的中國商品出口將從超常規增長向平穩增長轉變,但仍將保持一定增速。機床出口近兩年也有超過40%增速的超常規增長,受外貿大環境(包括存在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的影響,其增速今年可能也有一定回落。
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已明顯減緩,2006年的情況預計也不會有太大增長,但國內利用外資的諸多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外商直接投資仍將處于超過590億美元的高位,由于外商直接投資目前占機床進口額的六成,它又會支撐2006年的機床進口額繼續處于高位。
總的說來,2006年的宏觀經濟環境還是有利于保持中國機床市場的上升走勢,但也決不能忽視固定資產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速變緩和汽車行業產能過剩對機床市場的負面影響。